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南明的意思、南明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南明的解释

明 亡后 南京 的 福王 弘光 、 福州 的 唐王 隆武 、 绍兴 的 鲁王 、 广州 的 唐王 绍武 、 肇庆 的 桂王 永历 和 川 鄂 边界的 韩王 定武 先后在南部诸省建立的政权,历史上统称“南明”。 清 钱绮 有《南明书》三十六卷。 田汉 《歌柳亚子》:“避地 香港岛 ,将写《南明史》。”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南明是明王朝灭亡后其宗室成员在南方建立的多个政权的统称,其历史定位与文化内涵可从以下四方面阐释:

一、历史定义与时间范畴

南明指1644年北京陷落、崇祯帝自缢后,至1662年永历帝被害期间,由朱由崧(弘光帝)、朱聿键(隆武帝)、朱由榔(永历帝)等明朝宗室在长江以南建立的政权。据《中国历史大辞典》记载,这段时期被视为明王朝的延续形态,但因未实现全国统一,史学界通常将其与清朝初期历史并行研究。

二、政权特征与地理范围

南明政权以南京、福州、肇庆等地为政治中心,控制区域随清军南下不断收缩。其统治呈现三大特征:

  1. 延续明朝官僚制度与年号纪年
  2. 联合农民军抵抗清朝(如李自成余部联明抗清)
  3. 尝试与西方殖民势力建立军事合作(如永历政权与葡萄牙的军事接触)

    该时期地理范围最大时涵盖今江苏、浙江、福建、两广及云贵地区。

三、文化象征意义

在汉语语境中,“南明”常被赋予三重文化意象:

  1. 正统延续:据《汉语大词典》释义,南明政权自诩为华夏文化正朔的守护者
  2. 悲情叙事:钱海岳《南明史》将其定位为“汉族最后王朝的绝响”
  3. 民族意识载体:清末革命党人曾借南明历史宣扬反清思想。

四、学术研究定位

现代史学界依据《中国通史》标准分期,将南明纳入“明末清初民族抗争史”研究框架,重点关注郑成功家族的海上政权(1662-1683)与南明系统的承继关系。剑桥中国史将其描述为“东亚地缘政治格局重构期的特殊过渡政权”。

网络扩展解释

“南明”是一个具有特定历史背景的词语,其含义可从以下角度解析:

一、基本定义

南明指明朝灭亡后(1644年崇祯帝自缢),明宗室及拥明势力在南方建立的多个政权。这些政权以“反清复明”为旗号,涵盖福王弘光政权、唐王隆武政权、鲁王监国政权、唐王绍武政权、桂王永历政权等。

二、政权特征

  1. 地理范围:主要分布于南京、福州、绍兴、广州、肇庆等南方地区;
  2. 时间跨度:从1644年弘光政权建立,到1662年永历帝被清军绞杀,持续约18年(若包含台湾郑氏政权则延续至1683年);
  3. 政治矛盾:内部党争激烈,如弘光政权的“定策之争”、永历政权孙可望与李定国的权力冲突,导致资源内耗。

三、历史评价

四、词语用法

现多用于指代该时期的历史事件、人物或政权,也作为成语象征“短暂而悲壮的抗争”。例如田汉在创作《南明史》时,即以此隐喻民族气节。

如需深入了解,可参考顾诚《南明史》()或相关电子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白草榜青户本对辰牌持载出判邨鸡寸义麤生待亏登高一呼耳红面赤繁絃非分之财戈盾勾勾搭搭关公孤奉轨路国音航班何问核要即或就试沮溺课材窠巢筐篓枯腊鲲鲸婪尾林趾炉櫜美景木材厂能为念叨牛耳旁门外道贫富悬殊皮袍强梁球杖踢弄桑弓霎时间厮禁嗣袭太山北斗挺挏铜青洿泞无人区舞榭歌楼无以复加相胥小底校课小狭下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