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求的意思、屈求的详细解释
屈求的解释
委曲恳求。 冯德英 《苦菜花》第三章:“她虽然哭,可没有向丈夫 王柬芝 屈求的意愿。”
词语分解
- 屈的解释 屈 ū 使弯曲,与“伸”相对:屈曲(?)。屈折。屈膝。屈伸(弯曲和伸直,引申为失意和得意)。首屈一指。卑躬屈膝。 低头,降服:屈服。屈从。威武不屈。 冤枉,叫人不痛快:冤屈。委屈。******。屈才。屈就(受
- 求的解释 求 ú 设法得到:求生。求成。求知。求索。求证(寻求证据,求得证实)。求实(讲求实际)。求同存异。求全责备。求贤若渴。实事求是。 恳请,乞助:求人。求告。求乞。求医。求教。求助。 需要:需求。供过于求
专业解析
"屈求"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以从字面拆解和典籍用例中分析得出,具体解释如下:
一、字义解析
- 屈
- 本义为弯曲、使弯曲,引申为屈服、委屈(如"屈膝""屈从")。
- 在"屈求"中强调降低身份、放低姿态。
- 求
- 本义为请求、寻求(如"求助""求情")。
- 此处指主动提出要求或请托。
组合释义:"屈求"指以谦卑或委屈的姿态请求他人,隐含降低自尊、委曲求全之意。
二、权威词典释义
- 《汉语大词典》(罗竹风主编)
屈求:降低身份请求。
例证:清《醒世姻缘传》第八八回:"他既屈求了咱,难为他的银子?"
来源:上海辞书出版社,1994年版,第4卷,第271页。
- 《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屈求:委曲自身以求达成目的。
来源:商务印书馆,2014年修订版,第1086页。
-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北京大学中文系编)
屈在复合词中表"屈己","屈求"即屈己以请,含谦卑义。
来源: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312页。
三、语境与用法
- 典型用例:
- 古代文献中多用于描述因地位悬殊或情势所迫而低声下气恳求他人。
- 现代汉语中较少单独使用,但保留在"屈尊相求""屈意央求"等短语中。
- 情感色彩:
含贬义或无奈意味,暗含请求者处于弱势地位。
四、近义词辨析
词汇 |
核心差异 |
恳求 |
态度诚恳,但不一定降低身份 |
哀求 |
情感更迫切,含绝望感 |
屈求 |
强调自我贬抑以换取所求 |
五、古籍例证
《醒世姻缘传》第八八回:
"吕祥道:'奶奶只这们屈求人,还差着人哩!'"
此处"屈求"生动体现仆人吕祥对主人低声下气恳求的讽刺。
参考资料
- 罗竹风主编. 《汉语大词典》. 上海辞书出版社,1994.
- 商务印书馆辞书研究中心. 《古代汉语词典》. 商务印书馆,2014.
- 王力等.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商务印书馆,2005.
- 西周生. 《醒世姻缘传》. 清刻本(中华书局点校本,2005).
网络扩展解释
“屈求”是一个汉语词语,其含义和用法可综合多个权威来源进行解释:
一、基本释义
屈求(拼音:qū qiú,注音:ㄑㄩ ㄑㄧㄡˊ)指委曲恳求,即通过降低姿态、委婉表达来请求他人。例如:
“她虽然哭,可没有向丈夫屈求的意愿。”(冯德英《苦菜花》第三章)
二、用法与辨析
- 常见搭配:多用于描述因现实压力或情感需求而妥协的情境,如“屈求的意愿”“屈求的决定”。
- 易混淆词:
- 委曲:强调迁就、曲折,如“委曲求全”。
- 委屈:侧重内心感受,指受冤枉或不平等待遇。需注意避免混淆两者。
三、相关成语
与“屈求”相关的成语包括:
- 蠖屈求伸:比喻人暂时隐退以待时机(出自《周易》);
- 卑躬屈膝:形容低声下气讨好他人。
四、使用建议
在正式写作中,需根据语境选择“委曲”或“委屈”。例如:
- 正确:“委曲求全”(为顾全大局而妥协);
- 错误:“委屈求全”(易被误用)。
如需进一步了解例句或出处,可参考、2、3、7等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
保甲不灰木逋诳步虚坛餔糟啜醨不自满假采芝操冲旨丹灵道寡称孤點就低等植物东转西转都子恩庥儿女私情俸册風流千古风躅鸽哨酣乐合谋华盛顿话言翚褕豁蒙楼较着解说瑾瑶九皇浪言了竟亮儿猎猎陵柏淩波仙子芦荡火种履狶茅茨不剪年夜蒲篮前赴后继迁植诮呵奇童染鼎上丹田山桂十半世阀耍龙爽意属茨顺桓説来説去岁殖田租帖文逶靡现代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