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染鼎的意思、染鼎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染鼎的解释

染指于鼎。指尝味。 宋 张世南 《游宦纪闻》卷二:“大虾蟇名曰石撞,乡人贵重之, 世南 亦尝染鼎,其味乃巨田鸡耳。”参见“ 染指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染鼎"一词源于古代汉语典籍,本义指触碰或沾染鼎器中的食物,后引申为参与国家政务或谋取非分利益的行为。其核心含义包含以下三个层面:

一、字源本义 "染"字从木从水,《说文解字》释为"以缯染为色",本指染色浸渍过程;"鼎"为古代炊器,《辞源》载其"有三足两耳,初为烹任器具,后作传国重器"。二字组合原指触碰鼎中食物,典出《左传·宣公四年》记载的子公染指鼎鼐事件。

二、文化引申 在《左传》典故中,郑国公子宋因"食指动"预言美食将至,后见楚人献鼋于郑灵公,遂"染指于鼎"尝之,引发君臣矛盾最终导致弑君之祸。由此衍生出"染鼎"的特殊含义,既指僭越礼制的行为,又暗喻对权力核心的干预。

三、现代转义 《汉语大词典》收录该词条时特别标注其双关语义:表层指沾染饮食,深层喻指"预闻机密或参与要政"。在当代语境中,该词多用于警示不可妄图非分利益,常见于政论文章及历史评述,如钱钟书《管锥编》论及古代权力象征体系时,曾引此典强调"鼎器之重,非可轻染"。

网络扩展解释

“染鼎”是一个汉语词语,其解释主要来源于古代文献和权威词典,以下是综合整理后的详细释义:

基本含义

“染鼎”字面意为“染指于鼎”,指用鼎(古代烹煮器具)烹饪或品尝食物时的尝味行为。其核心含义是通过接触或尝试来体验某种事物,常带有浅尝辄止的意味。

词源与典故

  1. 出处:宋代张世南《游宦纪闻》卷二记载:“大虾蟇名曰石撞,乡人贵重之,世南亦尝染鼎,其味乃巨田鸡耳。”此处“染鼎”指作者亲自尝试烹煮石撞(一种蛙类)并品尝其味道。
  2. 衍生用法:部分资料(如)提到“染鼎”可引申为“篡夺权力”,但此说法缺乏广泛文献支持,可能为个别释义或误用。

使用场景

辨析

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汉语大词典》或《游宦纪闻》原文。

别人正在浏览...

按鞫慠弄焙粉昌葅朝市人伧劣斥遣聪明睿知打衣粮答诏钓翁东三西四佛宫覆允干支革枭构妖过头杖花会互走甲克浆酒藿肉金牛座救亡馂豏苛杂狂狯廉能邻虚六傅六姻马嬭子门单户薄民所农父秾李片儿屏室贫贱糟糠谯谯起稼屈束鋭锋伤犯上林神女庙深渥设算时意受保人衰怠书题素性铁券文通舄頽陋土禁猬起伪廷邪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