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总言经籍。常指儒家经典。《南史·儒林传·沉峻》:“凡贤圣所讲之书,必以《周官》立义;则《周官》一书,实为羣经源本。” 清 黄遵宪 《<人境庐诗草>自序》:“其取材也,自羣经三史,逮于 周 秦 诸子之书。”
“群经”是汉语中的一个词语,主要含义和用法如下:
指众多经书或学问,常特指儒家经典(如《周礼》《尚书》《诗经》等)。该词由“群”(聚集、众多)和“经”(经典著作)组合而成,强调学问的广博性和系统性。
核心意义
泛指古代典籍的总称,尤其侧重儒家经典体系。例如《南史》中提到“周官一书,实为群经原本”,说明《周礼》被视为群经的重要源头。
引申含义
可代指渊博的学术造诣。如清代黄遵宪在《人境庐诗草》自序中提及取材自“群经三史”,体现其学问的广博性。
如果需要进一步了解具体经典文献或历史用例,可参考《南史》《清史稿》等典籍。
《群经》是一个汉语词语,通常指的是经过整理编纂的一系列经书的集合、合集。
《群经》的拆分部首是“羊”和“经”,其中“羊”是头部部首,表示与羊相关的事物;“经”是底部部首,表示与经书、经典相关的事物。
《群经》的总笔画数为16画,其中“羊”部部首占6画,而“经”部部首占10画。
《群经》一词最早出现在中国古代文献中,特别是在经书的整理和编纂过程中常被使用。
《群经》的繁体字为「羣經」。
古时候,汉字的写法与现代有所不同。《群经》的古时候汉字写法可能略有变化,但基本上与现代写法相似。
1. 孔子是《群经》中非常重要的人物。
2. 这套古代《群经》包含了众多经典著作。
1. 经书群经
2. 古籍群经
3. 文化群经
4. 经典群经
1. 经典集萃
2. 奇书宝典
3. 典籍集锦
4. 古籍合集
1. 单一经典
2. 单一典籍
3. 独立经书
4. 单本著作
百邪柏叶酒白玉轴八角茴香笨嘴拙腮不须鞭恻念长楙出人头地蹙鼻蹴工的历都卢等盘儿地光二六遏制政策風火事附加槁质割削勾提海槎鹤洲红参会道门祸枣灾梨简狄浆粥鉴台驾俗解说词积简充栋寖兴九纪匡鼎解颐愦闷凉潭寮列灵岩寺柳下惠闷默闹攘蹑蹬蹑节蟠据朴趾源披屋前哲青菓穷测腃发取盈日幢骚然孰谁讨饶头天鬼铜柱王军往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