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旧时印书,多用枣木、梨木雕版,因谓滥刻无用的书为“祸枣灾梨”。参见“ 梨枣 ”。
“祸枣灾梨”是一个汉语成语,其含义和背景可综合以下要点解释:
基本释义
该成语原指古代用枣木、梨木刻版印书时,因滥刻无价值的书籍而浪费木材,后比喻滥印或滥写无用的作品,含有批评低质创作之意。
历史背景与字面来源
古代印刷术使用枣木和梨木作为雕版材料(因木质坚硬适合刻字)。若刻印内容粗劣无用,则被视为对木材的浪费,故称“祸枣灾梨”。
出处与文学引用
近义与变体
该成语亦作“灾梨祸枣”,两者含义相同,均强调无价值作品的泛滥。
现代应用
现多用于批评低质量出版或网络时代的信息冗余现象,提醒内容创作应注重价值。
注音与读音:
拼音为huò zǎo zāi lí,注音符号为ㄏㄨㄛˋ ㄗㄠˇ ㄗㄞ ㄌㄧˊ。
《祸枣灾梨》是一个成语,意思是不幸的事情接连发生,形势非常危险。它常用于形容灾难性的事件或连续的不幸。
《祸枣灾梨》这个成语由四个字组成,它们的拆分部首和笔画分别是:
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古代的文献《列子·汤问》中。它的意思是连续的灾难就像祸树结灾果一样,或者说连续的不幸就像梨树结灾果一样,形容灾难接连不断。
《祸枣灾梨》的繁体字为「禍棗災梨」。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中,「灾」字可以写作「烖」,「梨」字可以写作「黧」。所以,古时候写作「祸枣灾黧」。
1. 最近一连串的事故,我们真是遇上了祸枣灾梨。
2. 那个村庄祸枣灾梨,十年内经历了地震、山火和洪水。
与《祸枣灾梨》相关的组词有:
与《祸枣灾梨》意思相近的成语有:
与《祸枣灾梨》意思相反的成语有: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