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目的意思、符目的详细解释
符目的解释
指符敕等公文的题签。《新唐书·百官志一》:“﹝尚书省﹞郎中各一人,从五品上,员外郎各一人,从六品上。掌付诸司之务,举稽违,署符目,知宿直,为丞之贰。”
词语分解
- 符的解释 符 ú 古代朝廷传达命令或征调兵将用的凭证:虎符。符信。符节。 代表事物的标记、记号:符号。音符。 相合:符合。言行相符。 道士画的驱使鬼神的图形或线条:符咒。护身符。 古代称祥瑞的征兆:符瑞。符应(
- 目的解释 目 ù 眼睛:目光。醒目。历历在目。目指气使(用眼光和气色示意以役使别人,形容骄横傲慢的神志。亦作“颐指气使”)。 看,视:目语。目论(喻没有自知之明或浅陋狭隘的见解)。 想要达到的地点、境地或想要得
网络扩展解释
“符目”是一个古代官署术语,其含义在不同语境中存在差异,需结合权威资料综合解读:
一、主要含义(基于高权威性来源)
根据《新唐书·百官志一》记载,符目指符敕等公文的题签,属于唐代尚书省官员的职责之一。例如:
- 尚书省官员需“署符目”(签署公文题签),并负责监督执行、稽查延误等事务。
二、其他解释(需谨慎参考)
部分低权威性网页提到“符目”作为成语表示“符合标准”,但此用法缺乏古籍或权威词典佐证,可能与现代误用或混淆有关。
三、构成解析
- 符:古代指凭证(如虎符)、标记或符合。
- 目:此处指公文的标题或标签,引申为“题签”。
四、使用场景
主要用于描述唐代官署文书管理流程,现代已不常见。可通过《新唐书》等史书进一步考证其具体应用背景。
建议优先采纳《新唐书》的权威释义,其他解释需结合更多文献交叉验证。
网络扩展解释二
《符目》,这个词是什么意思?
符目指的是可以用来表示事物特征或性质的符号、标志或目标。它可以用来描述人们寻求的目标或指向某个方向的标志。这个词在汉语中通常用来表示一种象征或暗示。
拆分部首和笔画
《符目》这个词由两个部首组成。其中,“符”部分包含了“竹”和“十”两个部首,并且它的总笔画数为十五,“目”部分则包含了“目”部首,并且它的总笔画数为五。
来源与繁体
《符目》一词来源于古代汉语,最初的写法是「符目」,并且在繁体字中仍然保留着相同的形状。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人们使用毛笔在纸上书写汉字。而对于《符目》这个词来说,在古时候的汉字书写中,笔画可能有所不同,但整体上来说,字形大致保持一致。
例句
1. 他在迷失的道路上寻找一些符目,希望能找到正确的方向。
2. 这些符目代表着勇气和希望,激励着我们向前迈进。
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组词:符号、目标、标志
近义词:象征、标识
反义词:误导、混淆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