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汤沐邑的意思、汤沐邑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汤沐邑的解释

(1). 周 代供诸侯朝见天子时住宿并沐浴斋戒的封地。《礼记·王制》:“方伯为朝天子,皆有汤沐之邑於天子之县内。” 郑玄 注:“给齐戒自絜清之用。浴用汤,沐用潘。” 孔希旦 集解:“方伯汤沐之邑在天子之县内者,即《左氏》、《公羊》所谓朝宿之邑也,《左氏》、《公羊》以在京师者为朝宿之邑,在 泰山 下者为汤沐之邑,其实京师及 泰山 下之邑,皆为朝王而居宿,皆所以齐戒自洁清也。”

(2).指国君、皇后、公主等收取赋税的私邑。《战国策·楚策二》:“ 秦王 有爱女而美,又简择宫中佳翫丽好翫习音者,以懽从之;资之金玉宝器,奉以 上庸 六县为汤沐邑,欲因 张仪 内之 楚王 。”《史记·平準书》:“自天子以至于封君汤沐邑,皆各为私奉养焉。” 唐 杨炯 《泸州都督王湛神道碑》:“母 常山公主 , 河东 有汤沐邑,因家焉。” 清 龚自珍 《答人问关内侯书》:“其人揖让乎 汉 天子之朝,其汤沐邑之入,稍稍厚乎 汉 相公卿。”亦省作“ 汤邑 ”。 宋 文莹 《湘山野录》卷上:“上曰:‘朕之诸妹皆厚赐汤邑,筑外馆以尚天姻,酬先帝之爱也,汝独愿出家可乎?’”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汤沐邑是中国古代封建制度中的特殊封地形式,其含义与功能随历史演变而有所变化,主要可从以下三个层面解析:


一、本义:供沐浴斋戒的封地

“汤沐邑”最初指君主赐予诸侯或后妃的封地,其赋税收入专供受封者沐浴斋戒之用。“汤”指热水,“沐”为洗头,合指沐浴所需物资。

来源依据:

《礼记·王制》载:“方伯为朝天子,皆有汤沐之邑于天子之境内。” 表明诸侯朝见天子时,需在都城附近拥有供给沐浴的封地。

《汉语大词典》释义:“周制,诸侯朝见天子,天子赐以王畿以内的供住宿和斋戒沐浴的封邑。”


二、功能演变:后妃公主的经济保障

汉代起,“汤沐邑”转为皇后、公主等皇室女性的食邑,其赋税直接归属受封者支配,成为经济特权的象征。

历史实例:


三、制度特点:区别于一般封邑

  1. 专属用途:早期强调沐浴祭祀功能,后期侧重经济供养。
  2. 受封对象:先秦以诸侯为主,汉唐后集中于皇后、公主。
  3. 管理权:汤沐邑仅享赋税权,不涉行政管辖,与诸侯国性质不同。

    学术界定:

    《中国历史大辞典》指出:“汤沐邑虽为封地,但受封者不治民,仅收赋税以供私用。”


权威参考文献

  1. 《礼记·王制》(中华书局点校本)
  2. 《汉语大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7)
  3. 《史记·平准书》(中华书局,1959)
  4. 《汉书·高帝纪》《新唐书·诸帝公主传》(中华书局点校本)
  5. 《中国历史大辞典·制度史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6)

网络扩展解释

“汤沐邑”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特殊封邑制度,其含义和功能随时代演变而有所不同。以下是详细解释:

1.起源与基本含义

汤沐邑最早出现于周代,最初是周天子赐予诸侯的封地,用于诸侯朝见天子时住宿、斋戒及沐浴的场所。根据《礼记·王制》记载,诸侯需在封邑内进行沐浴清洁以示对天子的尊重()。其名称中的“汤”指热水浴,“沐”指洗发,合称“沐浴”,体现了礼仪功能、。

2.功能演变

3.受封对象

主要面向宗室女性,如公主、太后等。例如秦汉时期,公主的汤沐邑可享封地产出和赋税,并有权居住其中、。男性贵族(如列侯)虽也有封地,但通常不称“汤沐邑”。

4.行政与经济意义

5.历史实例

“汤沐邑”从周代的礼仪封邑发展为秦汉的经济特权封地,反映了古代中国贵族制度从礼仪向实利的转变。其核心特征始终是受封者享有封地的赋税和居住权,成为皇室维系宗族关系的重要手段。

别人正在浏览...

白琯白亲半合被炉踩高竿参题撑目丑博丛山寸草躭迷大术栋鄂部度荒炖煌娥魄蜂屯蚁附風虚告托狗窦大开冠帽鬼风疹画卯瓠脯护籍呼阚较文借交报仇寂寥荆虹进占攫戾执猛决事劳动资料粮店连衡缭悷了如指掌理国沦废莽荡荡麻絇寐语迷花沾草槃舞篷船敲日惬气企划穷敛三市省旷恃功石涅素沙田游铁丝床外方顽违霞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