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吴淞江 的别称。《国语·越语上》“三江环之” 三国 吴 韦昭 注:“三江: 吴江 、 钱唐江 、 浦阳江 。” 宋 毛滂 《过吴淞江》诗:“参军身外祇图书,独与 吴江 分不疎。” 清 黄燮清 《吴江妪》诗:“征帆自北来,晚泊 吴江 湄。”
(2).县名。属 江苏省 。 柳亚子 《迭韵寄呈毛6*主6*席》:“倘遣名园长属我,躬耕原不恋 吴江 。”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吴江汉语 快速查询。
“吴江”一词主要有以下两层含义,结合不同来源可详细解释如下:
来源与别称
吴江是古代吴淞江的别称,又称笠泽、松陵江、松江,俗称苏州河。因江水流经古吴县(今苏州)而得名,是太湖东泄的主要通道之一,流经吴江、昆山、上海等地,最终汇入黄浦江入海。
文化意义
吴江流域是江南文化的核心区域,素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的美誉。成语“莼鲈之思”的典故便源于此,西晋张翰因思念吴江的莼菜和鲈鱼弃官归乡,成为文人寄托乡愁的经典意象。
历史沿革
吴江曾为县名,属江苏省,现为苏州市辖区。辛亥革命后,黎里镇曾划入吴江县管辖范围。2012年,吴江撤市设区,成为苏州市吴江区。
现代发展
吴江区以纺织业闻名(如万冠纺织有限公司),同时注重文化传承,如中式婚礼复兴、新市民积分管理制度等。
部分资料提到“吴江”可形容水流湍急或气势磅礴的场景,但此用法多见于文学比喻,并非主流释义。建议结合具体语境判断。
如需更详细的历史或文化信息,可参考地方志或权威文献。
吴江是一个名词,指的是中国江苏省苏州市下辖的一个县级市,位于长江上游的江苏省的东北部。
吴江的拆分部首是口,笔画是5画。
吴江一词源于地域名称,得名于它地理位置处在吴国的江边。
吴江的繁体字为吳江。
古时候吴江的汉字写法可能各异,具体还需进一步考证。
1. 我们计划明天去游览吴江风景名胜区。
2. 今年的吴江灯会吸引了很多游客。
吴江桥、吴江市、吴江村、吴江大道。
苏州、江苏。
其他省市、非江苏地区。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