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驱略的意思、驱略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驱略的解释

驱略:驱掠。《后汉书·顺帝纪》:“ 武都 塞上屯 羌 及外 羌 攻破屯官,驱略人畜。”《宋书·沉庆之传》:“焚烧城内仓储及廨舍荡尽,并驱略降户,屯据 白阳山 。”《续资治通鉴·宋太祖乾德二年》:“帝諭行营所至,毋得焚荡庐舍,驱略吏民,开发邱坟。” 郭沫若 《中国史稿》第三编第八章第二节:“ 义熙 五年(公元409年)二月, 南燕 兵大掠 淮 北,驱略千馀家,并且俘虏了 东晋 的 阳平 太守和 济南 太守。”

敺略:驱赶抢劫。《汉书·晁错传》:“臣闻 汉 兴以来, 胡 虏数入边地,小入则小利,大入则大利; 高后 时再入 陇西 ,攻城屠邑,敺略畜产。” 颜师古 注:“敺与驱同。”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驱略"是汉语中具有历史色彩的复合动词,最早见于古代军事文献,指通过武力手段驱赶、掠夺人口或物资的行为。该词由"驱"与"略"两个语素构成:"驱"本义为策马行进,《说文解字》释作"马驰也",后引申为迫使移动;"略"在《玉篇》中解作"用兵夺取",特指战略性的攻占掠夺。《汉语大词典》明确标注其词义为"驱迫劫掠"(来源:汉语大词典编纂处,1994年)。

在历史文献中,"驱略"多用于描述战争暴行。如《资治通鉴·晋纪》记载:"石勒遣将王阳掠于豫州诸郡,驱略百姓",准确反映了该词在军事语境中"强制迁移并劫掠"的双重含义(来源:中华书局点校本)。现代汉语中该词已鲜少使用,但在研究古代战争史、人口迁徙史时仍具学术价值,如《中国军事通史》在分析十六国时期战争特点时多次引用该词(来源:军事科学出版社,1998年)。

网络扩展解释

“驱略”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为驱赶并掠夺,常见于历史文献中描述战争或冲突中的劫掠行为。以下从多个角度展开解释:

1.基本释义

2.古籍例证

3.其他补充

建议

如需深入考据,可参考《汉语大词典》或《后汉书》《宋书》等原始史料,结合具体语境分析。

别人正在浏览...

奥鲁百废待兴柏屏半掩门儿宾老尘壒垂丝打横呆头大空瞪目雕枯地火顶踵短咏遁避放年学富冶贯鱼龟马驩哗回植浑纯魂魂魂子浃髓沦肤饥餐渴饮金镒救民于水火钧天曲课头棵子牢剌鍊砂恋战澧澧琉璃厂霤轩漫戏蘖芽蟠蟉庖馔蔢莎巧克力取会荣志叡明儒乡沈覆神火十三史受命宝数词死不足惜糖霜贪嗜刓饰象揥箱奁邪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