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劝农的意思、劝农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劝农的解释

(1).鼓励农耕。《史记·孝文本纪》:“农,天下之本,务莫大焉。今勤身从事而有租税之赋,是为本末者毋以异,其於劝农之道未备。”《三国志·魏志·高堂隆传》:“是以帝耕以劝农,后桑以成服,所以昭事上帝,告虔报施也。” 郑观应 《盛世危言·垦荒》:“ 中国 伊古以来,以农桑为本,内治之道,首在劝农。”

(2).古代政府官员在春夏农忙季节,巡行乡间,劝课农桑,称劝农。 宋 周密 《癸辛杂识前集·吴兴园圃》:“郡守每岁劝农还,必於此艤舟宴焉。” 元 张寿卿 《红梨花》第三折:“我如今待要下乡劝农去也,则怕那秀才上朝应举去的忙,等不的我回来。”

(3).官名。古代负责鼓励督促农业生产的官吏。 晋 束晳 《劝农赋》:“惟百里之置吏,各区别而异曹;考治民之贱职,美莫当乎劝农。”参见“ 劝农使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劝农”是汉语中一个历史悠久的复合词,其核心含义指政府或官员通过政策、宣导等方式鼓励农耕生产,促进农业发展。根据《汉语大词典》解释,“劝”意为勉励、倡导,“农”指农业活动,合称即“劝导务农”。这一概念最早可追溯至西周时期,《周礼》记载“以荒政聚万民,首曰散利,次曰薄征,三日缓刑,四曰弛力,五曰舍禁,六曰去几,七曰眚礼,八曰杀哀,九曰蕃乐,十曰多昬,十有一曰索鬼神,十有二曰除盗贼”,其中“薄征”“弛力”等均属劝农措施。

汉代起,“劝农”成为国家制度,《汉书·文帝纪》载“农,天下之大本也,民所恃以生也。而民或不务本而事末,故生不遂”,明确将劝课农桑列为郡守职责。宋代更设立专职“劝农使”,《宋史·职官志》记有“诸路劝农使掌察官吏、劝课农桑”的职能。明代《农政全书》系统总结了劝农政策,提出“田制、农事、水利、农器、树艺、蚕桑”六大实施方向。

现代语境中,“劝农”发展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如2023年农业农村部《关于落实党中央国务院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部署的实施意见》强调“强化政策扶持引导,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延续了传统劝农思想内核。

网络扩展解释

“劝农”一词主要有以下含义及背景:

一、基本释义

1. 鼓励农耕
指通过政策或行动促进农业生产,强调农业为立国之本。如《史记·孝文本纪》提到:“农,天下之本,务莫大焉。”

2. 古代官员的职责

二、历史背景与延伸

三、应用场景

四、示例参考

总结来看,“劝农”既是古代农业政策的核心实践,也是文化中重视劳动与自给精神的象征。

别人正在浏览...

便近摒弃比驯蚕娘成涣称与筹马抽择词峰翠茂诞宕等位低洼端理法度蕃臣非惟飞栈浮宂凫鹜槀粟官盐诡歹归投豪父嘿夺和均窘急客袍款占溃裂粮料李卜克内西陵窘礼钱楼上鸾帐纶音佛语眉毛胡子一把抓南子破颜倾阳仁柔寡断认死理日以继夜缮葺生立筮卜时亨运泰石甃属草顺祥傱傱讨海推潭仆远屠斩外臣王八微隙湘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