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权与量。测定物体大小、轻重的器具。《周礼·地官·掌染草》:“以权量受之,以待时而颁之。” 郑玄 注:“权量以知轻重多少。”《汉书·律历志上》:“谨权量,审法度。” 颜师古 注:“权,谓斤两也;量,斗斛也。” 清 马建忠 《适可斋记言·上李伯相言出洋工课书》:“各类条约,论各国通商、译信、电报、铁路、权量、钱币、佃渔、监犯及预事交涉各事。”
犹权衡。《鬼谷子·飞箝》:“决安危之计,定亲疎之事,然后乃权量之。”参见“ 权衡 ”。
“权量”是一个汉语词汇,具有以下两层核心含义:
指测定物体重量和容积的器具,即“权”与“量”的合称:
引申为对事物轻重、利弊的衡量与判断,常用于决策分析。例如:
该词在古代文献中多指实际度量工具,而现代语境下更偏向抽象意义的权衡。其结构由“权”(左右结构)与“量”(上下结构)组成,读音为quán liàng(部分古籍注音为quán liáng)。
权量是一个汉字词汇,拼音为"quán liàng"。它的意思有两个主要的含义:
1. 指衡量事物重要性的标准或尺度。
2. 指衡量物体重量的工具。
权量的部首是"力",全字共有10画。
权量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字,它由"权"和"量"这两个字组成。
权在繁体字中为"權"。
量在繁体字中为"量"。
在古代汉字中,权量的写法和现代稍有不同。权的古代写法为"癶",量的古代写法为"里"。
1. 我们需要找到一个准确的权量来衡量这个问题的重要性。
2. 请使用一个标准的权量称一下这个物体的重量。
权重、权衡、重量、莫衷一是
尺寸、轻重、分量、重要性
轻微、微量、无关紧要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