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旗帜的意思、旗帜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旗帜的解释

(1) [banner;flag]∶各种旗子的总称

鲜红的旗帜迎风飘扬

(2) [stand;colours]∶比喻有代表性的某种思想、学说或政治力量

详细解释

(1).各种旗子的总称。《墨子·杂守》:“候出置田表,斥坐郭内外立旗帜。”《史记·留侯世家》:“益为张旗帜诸山上,为疑兵。” 唐 元稹 《古社》诗:“壮声鼓鼙震,高焰旗帜翻。” 洪深 《青龙潭》第三幕:“各家藏着的旗帜,各色各种都要。”

(2).犹旗语。

(3).旗号。 明 郎瑛 《七修类稿·国事·霸州贼》:“后又增入 杨虎 、 赵鐩 、 刘惠 等共二十五名,分为二十八营,共有人马十七万五千,各授伪官,张打奉天征讨元帅旗帜。”参见“ 旗号 ”。

(4).比喻某种思想、学说或政治力量。 毛6*6*《祝十月革命二十五周年》:“十月革命的旗帜是不可战胜的,而一切法6*西6*斯势力则必归于消灭。”《文汇报》1989.5.4:“他指出:‘科学,近代民主制,社会主义,乃是近代人类社会三大天才的发明,至可宝贵。’举的旗帜除民主与科学外,还多了社会主义一面。”

(5).比喻榜样。 耿简 《爬在旗杆上的人》:“你当了************,成了旗帜,见了 毛6*6*席 。”

词语分解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旗帜汉语 快速查询。

专业解析

《现代汉语词典》对“旗帜”的解释包含三层核心含义。从物质形态看,旗帜指代“用纺织品制成的标识物”,常见于旗杆悬挂或手持挥舞,具有指引方位、区分群体的功能,例如“城楼上的红旗迎风飘扬”(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第7版)。

在抽象层面,旗帜象征“思想、立场或精神凝聚体”。这一用法常见于政治领域,如“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商务印书馆《汉语大词典》)。文化研究中,旗帜被解读为“民族认同的具象符号”,其图案与色彩承载集体记忆,例如龙纹旗与华夏文明的关联(《中国符号学研究》2023年卷)。

语言学角度分析,“旗”字甲骨文象形为“部落图腾杆”,后衍生出“标志”“榜样”等引申义,如“旗帜人物”代指行业典范(《汉字源流考》2021年修订版)。跨文化比较显示,古罗马军团的鹰旗(Aquila)与周代九旗制度存在功能相似性,均体现权力标识功能(《东西方符号体系对比研究》)。

网络扩展解释

“旗帜”一词的含义可从以下三个层面详细解析:

一、基本含义 指悬挂在杆上、具有特定颜色和图案的布制标识物,是各种旗子的总称。古代“旗”特指带有水平线条的布条,作为方国标志;“帜”则指带有复杂图案的布条,用于区分军队单位。

二、引申含义

  1. 象征性意义:比喻具有代表性的思想、学说或政治力量,如“十月革命的旗帜是不可战胜的”;
  2. 榜样作用:代指模范人物或精神标杆,如“雷锋是时代青年的一面旗帜”;
  3. 立场标识:引申为表明态度或主张,如“旗帜鲜明地反对错误思潮”。

三、字源解析

该词英文对应“flag”和“banner”,后者更侧重带有标语或宣传功能的横幅。

别人正在浏览...

白晰暴君迸流别怀搏黍长戟高门诚笃车踏冲缓筹办仇口从此往后颠踣都阃恶钱发倦番行繁养复回附灵高唱疙巴更箭梗滞根种官府故态复作黑犊画布哗哗环居祸机精色孔脩胯裆冷嘲热駡临冲礼失而求诸野褵依冕服磨淬逆变煗老俏皮话怯口气消胆夺却鼠刀攘鸡乳贙三浣沈猜生扭做圣主垂衣睃望贪贱童孙投鼠忌器无算咸洛协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