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箭的意思、更箭的详细解释
更箭的解释
浮在刻漏水上指示时间的箭头。 唐 杜甫 《湖城遇孟云卿》诗:“岂知驱车復同轨,可惜刻漏随更箭。” 宋 周邦彦 《过秦楼·夜景》词:“人静夜久凭阑,愁不归眠,立残更箭。” 元 萨都剌 《寒夜即事》诗:“枕边漏水催更箭,城下霜风动捲芦。”
词语分解
- 更的解释 更 ē 改变,改换:更正。更生(重新获得生命,喻复兴)。更衣(a.换衣服;b.婉辞,上厕所)。更定(改订)。更迭(轮流更换)。更递。更番。更新(旧的除去,新的建起)。更张(调节琴弦,喻变更或改革)。
- 箭的解释 箭 à 用弓发射到远处的兵器:弓箭。箭镞。箭头。箭在弦上(喻事情已经到了不得不做或话已经到了不得不说的地步)。 箭能射到的距离:一箭之遥。箭步。 形容急切、迅速:归心似箭。 笔画数:; 部首:竹;
网络扩展解释
“更箭”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主要用于描述传统计时工具“刻漏”中的一个部件。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基本释义
更箭(拼音:gēng jiàn)指浮在刻漏水上指示时间的箭头,是古代计时装置的关键组件。它通过随水位变化移动的箭头标记时辰,帮助古人划分昼夜时段(如“五更”)(、、)。
二、结构解析
- 刻漏:中国古代利用水滴流速计时的工具,由漏壶和标尺组成。
- 更箭的作用:漂浮在漏壶水面的箭头,随水位下降而移动,指向标尺上的刻度,显示具体时间()。
三、文学引用
该词常出现在古典诗词中,例如:
- 杜甫《湖城遇孟云卿》:“可惜刻漏随更箭”;
- 周邦彦《过秦楼·夜景》:“立残更箭”;
- 元萨都剌《寒夜即事》:“枕边漏水催更箭”(、、)。
四、延伸知识
“更”读作第一声(gēng),此处特指夜间计时单位(一更约2小时)。现代汉语中,“更箭”已不常用,多见于古籍或诗词赏析。
网络扩展解释二
更箭这个词在汉语中的意思指的是改进射箭技巧或修正箭矢的轨道。该词可以拆分成两个部首,分别是“曰”和“疒”,其中“曰”表示说的声音,“疒”表示病痛。根据笔画数来看,这个词总共有15划。
更箭一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射箭活动。在古时候,人们常常通过更改箭矢的形状或调整射箭的姿势来提高射中目标的准确度。因此,更箭一词就是从这种活动中衍生而来的。
关于更箭在繁体字中的写法,通常是「更箭」,没有太大的变化。
古时候汉字的写法与现代有所不同,更箭的古代写法为「更箭」,其中更采用了上下结构,箭是由三个横画表示。
以下是一个关于更箭的例句:他经过不断地更箭,终于提高了射箭的准确度。
与更箭相关的组词有:改箭、射箭、修箭等。
与更箭近义的词语有:改进、调整、修正等。
与更箭反义的词语有:固守、不变、原样等。
希望以上信息对你有帮助!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