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更箭的意思、更箭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更箭的解释

浮在刻漏水上指示时间的箭头。 唐 杜甫 《湖城遇孟云卿》诗:“岂知驱车復同轨,可惜刻漏随更箭。” 宋 周邦彦 《过秦楼·夜景》词:“人静夜久凭阑,愁不归眠,立残更箭。” 元 萨都剌 《寒夜即事》诗:“枕边漏水催更箭,城下霜风动捲芦。”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更箭”的汉语词典释义

“更箭”是一个源自中国古代计时制度的复合词,其核心含义指古代计时器“漏刻”(或称“铜壶滴漏”)中用于指示时间的标尺(箭筹)。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 词义解析

  1. 计时标尺: “更箭”特指漏刻中竖立在水壶(受水壶)里的浮箭。随着壶内水位均匀上升,浮箭随之浮起,箭身上刻画的刻度(通常对应昼夜百刻或十二时辰)便指示出具体时间。古人将一夜分为五更(一更约两小时),“更箭”的移动直观显示更次的推移。因此,“更箭”成为时间流逝的象征。
  2. 构词溯源:
    • “更” (gēng): 此处指古代夜间计时单位“更次”。一夜分五更,每更约两小时。
    • “箭”: 指代漏刻中形似箭杆的浮标或标尺。因其形状细长且有刻度,故以“箭”为名。 两字结合,“更箭”即指在漏刻中用以标示“更”这一特定时间段的箭尺。

二、 历史渊源与应用 “更箭”的使用与中国悠久的漏刻计时传统密不可分。漏刻作为主要计时工具,自周代至清代广泛应用,尤其在夜间或阴雨天无法依赖日晷时。“更箭”是其关键部件:

三、 相关概念

“更箭”是古代漏刻计时器中用于标示夜间更次和时刻的浮箭标尺。它不仅是重要的计时工具部件,也承载了深厚的文化内涵,成为古人感知和度量时间的重要象征物,其词义根植于中国古代的天文历法和时间管理制度。

参考资料来源:

  1. 《汉语大词典》 (上海辞书出版社) - 对“更”、“箭”及“更箭”词条的权威释义。
  2. 《辞源》 (商务印书馆) - 考释“更”、“漏刻”及相关术语的源流。
  3. 《新唐书·天文志》 (中华书局点校本) - 记载漏刻结构及运作原理的古代文献。
  4. 《周礼·夏官·挈壶氏》及相关注疏 (如《十三经注疏》) - 关于古代计时职官与漏刻早期应用的记载。
  5. 汉典 (zdic.net) - 提供汉字字形、字义、古籍例证的综合查询(在线词典)。

网络扩展解释

“更箭”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主要用于描述传统计时工具“刻漏”中的一个部件。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基本释义

更箭(拼音:gēng jiàn)指浮在刻漏水上指示时间的箭头,是古代计时装置的关键组件。它通过随水位变化移动的箭头标记时辰,帮助古人划分昼夜时段(如“五更”)(、、)。


二、结构解析

  1. 刻漏:中国古代利用水滴流速计时的工具,由漏壶和标尺组成。
  2. 更箭的作用:漂浮在漏壶水面的箭头,随水位下降而移动,指向标尺上的刻度,显示具体时间()。

三、文学引用

该词常出现在古典诗词中,例如:


四、延伸知识

“更”读作第一声(gēng),此处特指夜间计时单位(一更约2小时)。现代汉语中,“更箭”已不常用,多见于古籍或诗词赏析。

别人正在浏览...

饱绽本处吃得来愁窖儿刺斜里大战等头空滴笃班断制丰神异彩凤尾蕉勾脸关粮关洛呼脓检率蕉衫金鳌荆宝浸提金装稽盘极深研幾揩免枯鳣老练联贴六扰笼袖嗫嗫嚅嚅牛湩排签罴褥乾焦千难万苦窍会倾心吐胆穷不失义饶沃三休台神卦侁侁石虎失利首问制私谐欢好踏故习常逃绝图簿吐哺辍洗玩兵黩武望空捉影枉实晚杀威怀乡荐详细衔环结草虾什蚂细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