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onest] 诚实真挚
(1).真诚厚道。 明 方孝孺 《双桂轩铭》序:“公和易诚篤,表里如一,与人交,豁然无隐。” 沙汀 《范老老师》:“在两个孙子当中,另一个比较理解祖父。在中心小学校当教员,拘谨诚笃,写得一手好字。”
(2).犹虔诚。《初刻拍案惊奇》卷四:“且上帝立戒甚严,不敢宣扬,但拣一二诚篤之人,口授心传。”《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真<祖宗革命>》:“吾言出,则必有疑难之者至,曰:□君乃 支6*那 最诚篤之革命党,众望所属。” 固桐晟 《西门豹治邺》:“想到此处, 西门豹 心中暗暗高兴,精神为之一振,马上摆出一副信神的面孔来,甚至比一般人还诚笃。”
(3).真诚深厚。 清 戴名世 《汪河发墓志铭》:“将死,曰:‘呜呼!我死毋憾,但我主人闻之,病又加甚耳!’其中心爱主诚篤如此,因并誌之。” 叶君健 《曙光》十三:“他与 彭玛莉 之间的‘伉俪感情’也非常‘诚笃’,但他同时也和她建立了一个默契。”
(4).的确深厚。 清 孙枝蔚 《题陈侯祠呈莫翁釐峰》诗:“ 莫翁 谊诚篤, 陈公 名益美。”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诚笃汉语 快速查询。
“诚笃”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为chéng dǔ,主要包含以下含义:
诚实厚道
形容人性格质朴、忠厚,言行一致。如明代方孝孺在《双桂轩铭》中提到的“公和易诚笃,表里如一”,强调内外一致的厚道品质。
真挚深厚
用于描述情感或态度的深切与纯粹。例如清代戴名世在《汪河发墓志铭》中记载的“其中心爱主诚笃如此”,体现情感的忠诚与深厚。
虔诚
在特定语境下,可延伸为对信仰或理念的坚定与敬畏。如《初刻拍案惊奇》提到的“诚笃之人,口授心传”,隐含对信仰的虔诚态度。
建议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其含义。如需更完整释义,可参考《汉语辞海》 或《汉典》 等权威辞书。
诚笃(chéng dǔ),个指诚实守信、真实可信的品质或态度。它是一个汉字,由两个部首组成:讠(讠部,口)和士(士部,人)。包含了6个笔画。该词语常用于形容一个人或者一种行为,指表达真实的情感或者遵守承诺、信守诺言。
诚笃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周易》。在《周易》中,诚笃被视为一种至高无上的美德,是人们力求达到的境界。
在繁体字中,诚笃被写作「誠笃」。繁体字是汉字的一种变体,主要在台湾、香港和澳门地区使用,保留了更多古代汉字的形态。因此,「誠笃」保留了更接近古代汉字的书写方式。
在古代,诚笃的汉字写法可能会有所不同。根据历史文献和出土的古代文物,有时候诚字会被写作「诚」,而笃字则会被写作「篤」。
以下是几个使用诚笃这个词的例句:
1. 他一直保持着诚笃的态度,从不欺骗他人。
2. 在商业交易中,信用和诚笃是至关重要的。
3. 他的朋友们都对他的诚笃感到钦佩。
以下是一些与诚笃相关的组词、近义词和反义词:
组词:诚实、诚信、真诚、可信、忠诚、正直。
近义词:真实、真诚、真心、诚实、信实。
反义词:虚伪、不诚实、欺诈、虚假。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