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旗幟的意思、旗幟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旗幟的解釋

(1) [banner;flag]∶各種旗子的總稱

鮮紅的旗幟迎風飄揚

(2) [stand;colours]∶比喻有代表性的某種思想、學說或政治力量

詳細解釋

(1).各種旗子的總稱。《墨子·雜守》:“候出置田表,斥坐郭内外立旗幟。”《史記·留侯世家》:“益為張旗幟諸山上,為疑兵。” 唐 元稹 《古社》詩:“壯聲鼓鼙震,高焰旗幟翻。” 洪深 《青龍潭》第三幕:“各家藏着的旗幟,各色各種都要。”

(2).猶旗語。

(3).旗號。 明 郎瑛 《七修類稿·國事·霸州賊》:“後又增入 楊虎 、 趙鐩 、 劉惠 等共二十五名,分為二十八營,共有人馬十七萬五千,各授僞官,張打奉天征讨元帥旗幟。”參見“ 旗號 ”。

(4).比喻某種思想、學說或政治力量。 毛6*6*《祝十月革命二十五周年》:“十月革命的旗幟是不可戰勝的,而一切法6*西6*斯勢力則必歸于消滅。”《文彙報》1989.5.4:“他指出:‘科學,近代民主制,社會主義,乃是近代人類社會三大天才的發明,至可寶貴。’舉的旗幟除民主與科學外,還多了社會主義一面。”

(5).比喻榜樣。 耿簡 《爬在旗杆上的人》:“你當了************,成了旗幟,見了 毛6*6*席 。”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旗幟漢語 快速查詢。

專業解析

《現代漢語詞典》對“旗幟”的解釋包含三層核心含義。從物質形态看,旗幟指代“用紡織品制成的标識物”,常見于旗杆懸挂或手持揮舞,具有指引方位、區分群體的功能,例如“城樓上的紅旗迎風飄揚”(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第7版)。

在抽象層面,旗幟象征“思想、立場或精神凝聚體”。這一用法常見于政治領域,如“高舉和平發展的旗幟”(商務印書館《漢語大詞典》)。文化研究中,旗幟被解讀為“民族認同的具象符號”,其圖案與色彩承載集體記憶,例如龍紋旗與華夏文明的關聯(《中國符號學研究》2023年卷)。

語言學角度分析,“旗”字甲骨文象形為“部落圖騰杆”,後衍生出“标志”“榜樣”等引申義,如“旗幟人物”代指行業典範(《漢字源流考》2021年修訂版)。跨文化比較顯示,古羅馬軍團的鷹旗(Aquila)與周代九旗制度存在功能相似性,均體現權力标識功能(《東西方符號體系對比研究》)。

網絡擴展解釋

“旗幟”一詞的含義可從以下三個層面詳細解析:

一、基本含義 指懸挂在杆上、具有特定顔色和圖案的布制标識物,是各種旗子的總稱。古代“旗”特指帶有水平線條的布條,作為方國标志;“幟”則指帶有複雜圖案的布條,用于區分軍隊單位。

二、引申含義

  1. 象征性意義:比喻具有代表性的思想、學說或政治力量,如“十月革命的旗幟是不可戰勝的”;
  2. 榜樣作用:代指模範人物或精神标杆,如“雷鋒是時代青年的一面旗幟”;
  3. 立場标識:引申為表明态度或主張,如“旗幟鮮明地反對錯誤思潮”。

三、字源解析

該詞英文對應“flag”和“banner”,後者更側重帶有标語或宣傳功能的橫幅。

别人正在浏覽...

拜會保白辯雕邊筍畢畢剝剝殘稿策第察考長赓仇匹從坐存在導款大菽打樣調中斷置缸盆供求率光陰裹掖姑婆灰榇諱老駕龍賤氣家主婆磕叉叉鹍鲸老頭靈真籮篼蒙蒙松松黏據凝情攀攣辟盟袷袢切心騎兩頭馬清澹清身潔己遒正婍嬟揉合少疊勢位衰堕數不清悚愧潭竹頹影荼毗晩堂聉顡文件相俪降魔鮮颢鞋後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