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李郭仙的意思、李郭仙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李郭仙的解释

即 李膺 与 郭泰 。 唐 岑参 《送郭司马赴伊吾郡请示李明府》诗:“江上舟中月,遥想 李 郭 仙。”参见“ 李郭同舟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李郭仙,又称“李郭同舟”或“仙侣”,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一个典故性称谓,特指东汉名士李膺与郭太(字林宗)。该典故承载着深厚的文化意蕴,主要包含以下三层含义:

一、核心释义

指李膺与郭太两位贤士之间相互敬重、亲密无间的情谊。二人皆为东汉清流领袖,品德高尚、学识渊博,其交往被视为君子之交的典范。后引申为志同道合、彼此推崇的挚友关系,常以“李郭同舟”形容亲密无间的友谊。

二、典故溯源(《后汉书·郭太传》)

据《后汉书·卷六十八·郭太传》记载,郭太游学洛阳时拜访河南尹李膺。李膺对其才学极为赏识,“相见欢甚”,并亲自送郭太至黄河渡口。二人同乘一舟渡河,岸上众人目睹此景,惊叹“如神仙焉”。这一场景被概括为“李郭同舟”,其“仙”字既喻二人风采超凡,亦暗含时人对高洁之士的敬仰。

三、文学象征与演变

  1. 友谊的象征

    唐宋诗词常以“李郭仙”代指知己之交。如白居易《赠邻里往还》中“李郭小船何足问,待君乘过济川舟”,借典故表达对友情的珍视。

  2. 才德的隐喻

    二人均以德行闻名:李膺被誉为“天下模楷”,郭太擅品评人物而不危言耸听,故“仙”字亦暗含对其德才的推崇。

  3. 文化意象的扩展

    明清戏曲小说中,“李郭”进一步演化为文人理想交往模式的符号,如《醒世恒言》以“羡李郭之同舟,慕管鲍之知心”并称,强化其文化象征意义。


权威参考文献

  1.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第6册,第123页,“李郭同舟”词条释义。
  2. 范晔《后汉书·郭太传》,中华书局点校本,2007年。
  3. 白居易《白氏长庆集》卷十五,文学古籍刊行社影印本。
  4. 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三十二,人民文学出版社注释本。

网络扩展解释

“李郭仙”是汉语中一个典故性词语,具体解释如下:

1.基本含义

指东汉名士李膺与郭泰(字林宗)的并称。两人因志趣相投、交往密切,被视为知己典范,后世常以“李郭仙”比喻亲密无间、不分贵贱的深厚情谊。

2.历史背景

3.文学引用

唐代诗人岑参在《送郭司马赴伊吾郡请示李明府》中写道:“江上舟中月,遥想李郭仙”,借典故表达对友人高洁情谊的赞颂。

4.延伸含义

5.现代用法

如今多用于文学或学术语境,强调友情的纯粹与平等,例如:“他们志趣相投,颇有李郭仙之风。”

注:以上内容综合了多个来源的历史记载与文学释义,若需进一步考证原始文献,可参考《后汉书·郭太传》及唐代诗词作品。

别人正在浏览...

哀叹澳溟徧眺摽格趁汤推麤言垫肩点缀堕弛方道彰藩屏傅色硌蹴革故鼎新弓子诡僻函受豪县何故彗茀恢恑憰怪火鼓火龙船家鷄缄素藉草枕块借故衿计金炬金樽绢本空调机阑语了的连鼓鍊冶僆子临时路风罗文偶言皮具普通窃玉偷花撒和三尺僮三千徒三日打鱼,两日晒网擅便审时水烟师术科俗笔探索听谗完成顽劣围观无伤献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