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谓独劳。《诗·小雅·北山》:“大夫不均,我从事独贤。” 毛 传:“贤,劳也。”
(2).特别贤良。《汉书·王吉传》:“古者工不造琱瑑,商不通侈靡,非工商之独贤,政教使之然也。”《晋书·裴頠传》:“ 汉 二十四年帝,惟 孝文 、 光武 、 明帝 不重外戚,皆保其宗,岂将独贤,实以安理故也。”亦称德才突出者。 元 华幼武 《送族子扩之通州》诗:“犹子苦好学,乡閭称独贤。”
"独贤"是一个文言词汇,其核心含义为唯独此人贤能或特别贤德,常用于强调在特定群体或环境中,某人的品德、才能尤为突出,而其他人则相对普通或不及。以下是详细解析:
字义拆解
合意为“唯独此人贤能”,隐含对比意味,强调在群体中的卓然超群。
引申含义
《诗经·小雅·北山》(最早出处)
“大夫不均,我从事独贤。”
- 释义:讽刺周代役使不均,唯独“我”承担繁重事务,暗指当权者不公(“贤”此处含劳苦之意)。
- 来源:《毛诗正义》(汉代郑玄注),体现社会批判色彩。
后世引用
《汉语大词典》(第7卷,第1101页)
独贤:唯独贤能;特指劳役独重。
- 例句:引《诗经》“我从事独贤”。
- 来源: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0年版。
《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第2版)
强调“贤”在古汉语中的多义性:既指德才,亦表“劳苦”(如《诗经》用例)。
(注:因古籍原版无直接网络链接,来源标注纸质权威出版物以符合学术规范。)
“独贤”是一个汉语词汇,在不同语境中有两种主要含义,需结合具体使用场景理解:
该词由“独”(独一无二)和“贤”(才德高尚)构成,现代多指某人在特定领域或品德上卓越超群,具有不可替代性。例如形容科学家在专业领域的顶尖成就,或某人道德修养备受推崇。
独劳之意
源自《诗经·小雅·北山》:“我从事独贤”,此处“贤”通“劳”,指独自承担繁重事务。毛传注解:“贤,劳也”,强调个人辛劳的境遇。
特别贤良之意
如《汉书·王吉传》提到“非工商之独贤”,指品德或才能特别突出。《晋书》也用此义形容明君贤臣的卓越性。
建议在阅读古籍时,根据上下文区分“独劳”或“贤良”之义,现代使用可直接采用“卓越超群”的引申义。
把絶报数背书边衣标冠嗶嘰緞蚕眉曹白鱼漕艘缠纠螭绶垂暮矗立东方学士耳喑反切凡弱飞灵敷洽灌坛归除贺喜煌荧户告人晓昏杂夹厕鉴空衡平检尸健武轇輵家中宝积少成多饥焰中烧戢御峻格连城珍粮运连鐖历变栎材黎氓戾虐卤鹻面谕密思那堪扭曲作直陪情配主飘风暴雨撇罢清源正本三宿恋纱门食重说山徒系外淫汙损先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