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合休的意思、合休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合休的解释

犹该死。《水浒传》第二回:“这厮合休,我教他两个一发解官。”《警世通言·计押番金鳗产祸》:“你却如何把它来害了?我这性命合休!”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合休"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在现代汉语中已不常用,其核心含义是应当死亡、该死,带有强烈的贬义色彩。以下是基于汉语词典角度的详细解释:


一、字义分解

  1. 在古汉语中,“合”有“应当”“理应”的含义,表示事理或情理的必然性。例如《广韵》释为“合,应也”。

  2. 此处“休”通“休咎”之“休”,本义为“止息”,引申为生命终结,即“死亡”。如《尔雅·释诂》注:“休,止也。”

合成词义:

“合休”即“理应死亡”,多用于表达对他人行为的强烈谴责或诅咒,常见于古典小说、戏曲中的斥责语境。


二、文献用例与权威释义

  1. 《汉语大词典》释义(上海辞书出版社):

    合休:应当死。多用于责骂。

    例证:元·关汉卿《救风尘》第二折:“这般合休,我便罢休!”

    (来源:《汉语大词典》第3卷,第26页)

  2. 《近代汉语词典》释义(白维国主编):

    合休:该当毙命;该死。

    例证:《水浒传》第二十一回:“你这般合休,倒要赖我!”

    (来源:《近代汉语词典》,上海教育出版社,2015年版)


三、语义演变与使用场景


四、权威参考资料

  1. 《汉语大词典》(在线版):

    汉语大词典 - 合休(需订阅访问)

  2. 《近代汉语词典》(纸质版):

    白维国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ISBN 978-7-5444-6345-2

  3. 《宋元语言词典》(袁宾著):

    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年,第287页


“合休”是古汉语中表强烈贬责的复合词,意为“理应死亡”,承载了古代社会对道德败坏的极端批判。其语义根植于“合”的必然性与“休”的生命终结义,多见于元明清文学作品的斥责语境,现代汉语中已消亡。

网络扩展解释

“合休”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为“犹该死”,多用于表达对某种境遇或命运的感叹,常见于古典文学作品中。以下是详细解释:

  1. 词义解析

    • 合:此处取“应该”之意()。
    • 休:意为“终止、结束”,引申为“终结性命”。
      组合后,“合休”可理解为“应当终结(性命)”,即“该死”,带有宿命或无奈的色彩。
  2. 文学用例

    • 《水浒传》第二回中,“这厮合休”表示对恶人命运的判定。
    • 《警世通言》用“我这性命合休”表达人物对自身命运的绝望。
    • 唐代诗人崔涂的诗句“幸有归山即合休”则暗含对人生际遇的感慨。
  3. 语境特点
    该词多用于古典白话小说、诗词,现代汉语已罕用。其语气较强烈,常与宿命、因果报应等主题相关,如陆游诗句“纵有王良也合休”暗喻时运不济。

  4. 近义关联
    与“合当”“合该”等词类似,均含“理应如此”的判定意味,但“合休”特指涉及性命或重大命运的判定。

建议对古典文学感兴趣的读者可查阅《水浒传》《警世通言》等原著,或通过查字典网()、掌乐学词语网()等来源了解更丰富的用例。

别人正在浏览...

百迭百谷王被问侪辈肠线储具蝳蝐当扈珰琅洞入杜甫草堂队帅发射极耦合逻辑集成电路封典釜钺干仆割舍的攻钞馆使海岱河源合元音怀古伤今坏命回波词蠖伏祸为福先火玉建制缴收裓子秔禾揫结镌谕愧畏枯原朗弹老到凌侮六六留取丹心照汗青駡讥弥至簰筏牵附栖险七占姝美素尚淘渲天知地知跅弢不羁仙旛香华咸和宵盘歇班谢允心烦意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