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百岁。语本《礼记·曲礼上》:“百年曰期、颐。” 郑玄 注:“期,犹要也;颐,养也。不知衣服食味,孝子要尽养道而已。” 孙希旦 集解:“百年者饮食、居处、动作,无所不待于养。 方氏慤 曰:‘人生以百年为期,故百年以期名之。’” 唐 李华 《四皓铭》:“抱和全默,皆享期颐。” 宋 陆游 《初夏幽居》诗之五:“余生已过足,不必到期颐。”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席方平》:“今送汝归,予以千金之产、期颐之寿,於愿足乎?” ********* 《代洪开榜先生祝梁母邓太夫人八秩大庆》诗:“好待期颐觴咏日,重摩铜狄话沧桑。”
“期颐”是汉语中用于描述百岁老人的专称,其含义和用法可从以下方面详细解析:
“期颐”指代百岁高龄的老人,其中“期”意为期待,“颐”表示供养,合起来指百岁老人因生活无法自理,需完全依赖他人照料。这一称谓体现了对长寿者的敬意,也反映了古代对高龄人群的社会关怀。
读音为qī yí(ㄑㄧ ㄧˊ),“颐”字本义为面颊,引申为休养、保养,进一步强化了“颐养天年”的涵义。
“期颐”不仅是一个年龄称谓,更承载着传统文化对生命长度的认知与伦理关怀。
《期颐》是一个常见的成语,意思是等待、期待。它由两个部分组成,分别是「期」和「颐」。下面将为您介绍它们的拆分部首和笔画、来源、繁体、古时候汉字写法、例句,以及组词、近义词和反义词。
「期」的拆分部首为「月」,它有两个笔画;「颐」的拆分部首为「页」,它有十一个笔画。
《期颐》一词最初出自《论语·公冶长》篇中,原文为「他日摄齐,邦家治平,要期颐之道也。」意思是说摄取国家的人才,使国家治理得平稳,关键在于等待合适的时机并追求正确的道路。后来,人们便常用「期颐」来表示等待和期待的含义。
「期颐」的繁体字为「期頤」。
在古代汉字写法中,「颐」的上半部分常常省略,只写下半部分,即「頤」。
1. 我已经等了很久了,真希望能早点见到他,急切地期颐着。 2. 这个项目还在筹备中,我们只能期颐,并在适当的时候采取行动。
组词有:期待、期刊、期限、颐养等。
近义词有:盼望、等候、等待等。
反义词有:不期待、不等待、刻不容缓等。
标轨表用产褥沉疴难起牀笫蝶绡豆枕蠹众木折耳套伐冰之家废革钩栏过聘后佛慧辨火肉活生生胡以交互家叔济洞急就章进鸩啾哗眷眷之心崛崎浚渫炕柴竈抗飏懒洋洋儽然梁冠立年癃閟轮胎马赫数马牛溟渤内实乾薪磬沼日偷戎卒事不有余食饵十四楼疏展损辱俗下文字肃雝桃匕天开眼天庥体态语望梅花文鳞卧榻之侧﹐岂容鼾睡销附西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