贰府的意思、贰府的详细解释
贰府的解释
知府的副职。 明 冯惟敏 《粉蝶儿·辞署县印》套曲:“把似你佐三邦,任贰府,还子待户封八县;凭着这大才能,你可也烈烘烘施逞了一遍。”
词语分解
- 贰的解释 贰 (貳) è “二”的大写。 变节,背叛:贰臣。贰心。 笔画数:; 部首:贝; 笔顺编号:
- 府的解释 府 ǔ 储藏文书或财物的地方:府库。天府。 旧时封建贵族和官僚的主宅,泛指一般人的住宅:府邸。府第。王府。府上。 中国唐代至清代的行政区域名,等级在县和省之间:开封府。府尹。府治。府试。首府。 国家行
网络扩展解释
“贰府”是古代官职体系中的特定称谓,其含义在不同历史时期有所演变,主要解释如下:
一、核心释义
贰府(èr fǔ)指知府的副职,即同知的别称,主要用于明、清时期。例如明代冯惟敏的散曲中提到“任贰府”,即指担任知府副职。
二、历史演变与不同用法
-
汉代
称丞相与御史府为“二府”,两者共同行使行政与监察权,是中央最高行政机构。
-
宋代
“二府”指中书省(政务)与枢密院(军事),二者分掌文武大权,构成国家最高决策机构。
-
明、清时期
“二府”或“贰府”成为同知(知府副职)的俗称,负责协助知府处理地方事务。
三、其他相关解释
- 医学领域:宋代文献中“二府”偶指大肠与小肠。
- 误用辨析:部分非权威资料(如)将“二府”解释为“第二个府邸”,此说法缺乏依据,需谨慎采纳。
四、总结
“贰府”一词需结合历史语境理解:
- 主流含义:明、清时期知府的副职(同知)。
- 历史延伸:汉代指丞相与御史,宋代指中书省与枢密院。
- 注意:不同时期“二府”与“贰府”可能混用,但“贰”更强调副职属性。
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汉书》《宋史》等权威史料,或《汉语大词典》等工具书。
网络扩展解释二
贰府这个词源自中文,它的意思是“官员的居所”。下面我们来对这个词进行拆分部首和笔画的解析。贰府分为两个部分,贰是指数字“二”,而府是指“官员的居所”。贰府的拼音是“èr fǔ”。
关于这个词的来源,贰府在古代是指二品官员的居所,特别是皇帝的亲属或高级官员的住所。在古时候,汉字的写法是有所不同的。而现在的贰府是一种繁体字写法。
下面给出一个贰府的例句:他被任命为贰府的主官。
贰府的组词可以是贰府官员、贰府生活等。近义词可能包括贵宅、官宅等,而反义词可能是平民住所或普通家庭。
希望对你有帮助,如果还有其他问题,请随时提问!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