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he climax of affection and the exhaustion of feeling] 对人的情意已达极点
我老夫教谏汝,其意乃款款然,情至意尽,何为汝等而未知?——唐· 孔颖达疏《诗·大雅·板》
“情至意尽”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为qíng zhì yì jìn,属于联合式结构,通常作谓语使用。以下是其详细解释:
指对人的情感和心意已经达到极致,形容竭尽所能地表达关怀或劝诫。例如在劝告他人时,既包含深厚的情感,又用尽了所有道理,体现出极度的真诚与耐心。
出自唐代孔颖达对《诗经·大雅·板》的注解:“我老夫教谏汝,其意乃款款然,情至意尽,何为汝等而未知?”此句以长者劝诫晚辈的场景,强调情感和道理都已倾尽。
成语结构上,“情”与“意”并列,强调情感与理性的双重投入;“至”与“尽”则强化了程度的极限,体现汉语中通过叠词增强表达的典型手法。
如需更多例句或古籍引用,可参考《汉语大词典》或权威成语辞典。
《情至意尽》一词的意思是指感情完全投入、意愿达到最大的程度。它是由“情”和“意”两个字组成的成语。
拆分部首和笔画:情(心字旁,共9画)至(至字头,共6画)意(心字旁,共13画)尽(尸字旁,共6画)。
这个成语源于古代的文学作品,最早出现在《诗经》中的《小雅·平棘》:“陟彼南山,言采其蕨。未见君子,憔悴如也。”意思是说:“攀登南山,采集蕨草。未见到心爱的人,心情疲惫。”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联想到当一个人的感情、意愿达到极致时,会产生深深的思念和倾诉。
该词也有一种繁体写法,即“情至意盡”。该词的部首和笔画与简体写法相同。
古时候写汉字时,情至意尽四个字的写法和现代基本一致。
例句:
1. 他对音乐的热爱情至意尽,成为了一位出色的音乐家。
2. 在他的心中,友情、爱情都已经情至意尽,他决定离开这个城市。
3. 这部电影通过细腻的描绘,将情至意尽的感情展现得淋漓尽致。
组词:情感、意念、尽情、至诚。
近义词:感情深厚、真心实意。
反义词:冷漠无情。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