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弃予的意思、弃予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弃予的解释

(1).抛弃我。谓弃恩忘旧。《诗·小雅·谷风》:“将恐将惧,维予与女;将安将乐,女转弃予。” 毛 传:“言朋友趋利,穷达相弃。” 郑玄 笺:“朋友无大故,则不相遗弃,今女以志达而安乐,弃恩忘旧,薄之甚。” 三国 魏 曹植 《求通亲亲表》:“有不蒙施之物,必有惨毒之怀,故《柏舟》有‘天只’之怨,《谷风》有‘弃予’之嘆。”

(2).离开我。谓分别。 晋 陆机 《于承明作与士龙》诗:“南归憇 永安 ,北迈顿 承明 。 永安 有昨轨, 承明 子弃予。”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弃予"是一个文言色彩浓厚的复合词,在现代汉语中已非常罕见,主要出现在古代文献中。其含义需要拆解并结合语境理解:

  1. 核心释义:

    • 弃: 本义指抛弃、舍弃、遗弃。《说文解字》释为“捐也”,即扔掉不要的东西。引申为背弃、厌弃、离开。 (参考《说文解字》释义)
    • 予: 第一人称代词,相当于“我”。
    • 合义: “弃予”直译为“抛弃我”或“背弃我”。它表达了一种被他人(通常是关系亲近者如爱人、朋友、君主)疏远、抛弃、遗忘后的哀怨、悲伤、失落或责备的情感。
  2. 语境与用法:

    • 典型出处: 该词最著名的出处是《诗经·小雅·谷风》:

      “习习谷风,维风及雨。将恐将惧,维予与女。将安将乐,女转弃予。” “习习谷风,维风及颓。将恐将惧,寘予于怀。将安将乐,弃予如遗。” 这里描绘了主人公在共患难时被珍视,却在安乐时被爱人无情抛弃的痛苦和控诉,“弃予”强烈表达了被背弃的哀伤与愤懑。 (参考《诗经·小雅·谷风》原文)

    • 情感色彩: “弃予”带有强烈的被动受害感和情感诉求。使用者处于弱势、被动的地位,向抛弃者发出控诉或哀鸣。
    • 语法结构: 这是一个“动词+宾语”的结构(弃 + 予),在古汉语中常见。
  3. 现代理解与使用:

    • 在现代汉语中,“弃予”几乎不再作为独立的词汇使用。其含义和情感可以通过更现代的词汇如“抛弃我”、“背弃我”、“厌弃我”、“离我而去”等来表达。
    • 理解“弃予”的关键在于认识其古语性质和特定的情感内涵(被亲近者抛弃的哀怨)。它主要用于解读古代文献,特别是《诗经》中的相关篇章。

“弃予”是一个源自古代汉语(尤见于《诗经》)的复合词,意为“抛弃我”或“背弃我”,核心表达的是说话者(予)被他人(尤指曾亲近者)疏远、遗弃后所产生的深切哀怨、悲伤、失落或责备的情感。其使用具有特定的历史语境和强烈的感情色彩,在现代汉语中已不常用。

网络扩展解释

“弃予”是一个古汉语词汇,主要包含以下两层含义:

1.抛弃我,指弃恩忘旧

2.离开我,指分别

补充说明

若需进一步了解具体诗句或用法,可参考《诗经》或魏晋诗文作品。

别人正在浏览...

白茆暴迅避殿减膳不振参股茶夫常令尘顽崇陵出席待阙雕钻东华发孚翻一番钢刀布高校官腔顾仲彝骇沐核桃虫哄犯火锯伙同见几即即世世尽量九原可作跻险空位扩孔鷅鹠临飨笼巾龙文刀沦殄屡教不改履汤蹈火蛮做冒大不韪默求猱升娘子军铅砌起色弃死曲琼山高水低收贿淑弟寺刹跳驱亭子同门録误衍乡鄙显露头角小哥小丈夫胁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