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济俗的意思、济俗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济俗的解释

救治世弊。 晋 葛洪 《抱朴子·地真》:“以聪明大智任经世济俗之器而修此事,乃可必得耳。” 晋 葛洪 《抱朴子·嘉遁》:“进有攸往之利,退无濡尾之累,明哲以保身,宣化以济俗。” 汤用彤 《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第二分第十三章:“説体则虚无之旨可涉入 老 庄 ,説明则儒在济俗,佛在治心,二者亦同归而殊途。”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济俗,汉语复合词,由“济”与“俗”两部分构成。“济”本义为渡河,《说文解字》释为“水名”,后引申出救助、增益之义,如《易·系辞》载“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俗”指社会长期形成的风尚、礼节,《礼记·曲礼》有“入国而问俗”之说。二者结合,“济俗”特指通过德行或行动改善社会风气,具有匡正时弊、教化民众的内涵,常见于古代文献中对贤臣良吏的称颂。例如北宋王禹偁《贺冯起张秉二舍人》诗云“济俗共推操履正”,即赞其以正直品行影响世风。该词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较低,属于具有文言色彩的书面语。

从构词法分析,“济俗”属于动宾结构,语义重心落在动词“济”上,强调主动施为的过程。其近义词包括“化俗”“匡俗”,反义词可对应“败俗”“伤俗”。在《汉语大词典》中,“济俗”被释为“救治世风”,体现了儒家文化中士人阶层的社会责任感。需要注意的是,该词不宜与佛教术语“济度”混淆,后者侧重宗教层面的普度众生。

网络扩展解释

“济俗”是一个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为“救治世弊”,即通过行动或思想纠正社会弊端、改善风气。以下是详细解释:

1.基本释义

2.出处与文献引用

3.用法与示例

4.现代扩展解释

5.总结

“济俗”一词具有明确的历史渊源,核心含义为救治社会弊端,常见于古代哲学与治理语境。现代使用中需注意结合具体语境,区分古典定义与可能的引申义。

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抱朴子》原文或权威汉语词典(如《汉语大词典》)。

别人正在浏览...

按酒暗目扒扯白衣秀士败仗灞陵卑微倍欲奔波博斗搏牛之虻长棘常违谄子潮汛朝元秤房成效卓著彻馔寸关尺等宜峨冕发烦方括号風禮伏利罕罕洪罏寋鄂搅缠勼合酒瓮痨瘵连头带尾列功覆过灵姑銔陵霞木楼木械蹑级拗句格牛衣岁月泮池癖性扑摸清气起税荣纳水玉四竟随性适分填街题叅廷寄退犀屯留亡佚味况鲜燿宵旰焦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