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诘旦。《左传·僖公二十八年》:“戒尔车乘,敬尔君事,詰朝将见。” 杜预 注:“詰朝,平旦。” 唐 储光羲 《樵父词》:“詰朝礪斧寻,视暮行歌归。” 清 周亮工 《五月廿九日烈风雷雨闻铁崖明朝行黯然赋此送之》:“怒雨号风半夜惊,遥传我友詰朝行。” 郭孝成 《鄂省各属之光复》:“初九日詰朝,由 张国荃 、 李秀昂 、 黄仁菼 、 黄裕斌 统率进发。”
“诘朝”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其含义和读音存在两种不同解释,需结合语境和权威资料综合分析:
部分现代词典(如、2)将其解释为“批评朝廷”的成语,读作“jié cháo”。但此释义未见于权威古籍,可能是现代引申或误读,需谨慎采用。
在阅读古籍时,“诘朝”应优先理解为早晨/次日早晨(jí cháo),并参考《汉典》《左传》等权威出处。若遇现代引申义,需结合具体语境判断。
《诘朝》是一个描述或批评朝政不当、不公正的词语。它代表了人们对于政府的不满和对社会不平等现象的质疑。
《诘朝》的拆分部首是“讠”和“车”,分别代表“言语”和“交通工具”。总共有12画。
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文人墨客。他们借助激昂的文字和鲜明的笔调,以《诘朝》之名,发表对朝廷和统治者的批评和不满之言。
《诘朝》的繁体字为「詰朝」,使用繁体字的地区主要是台湾、香港、澳门等地。
根据古代字典的记载,古时候《诘朝》的汉字写法与现在基本相同,只是在书写风格上稍有差异。
1. 他的文章《诘朝》引起了广泛讨论。
2. 这个文学作品以强烈的《诘朝》色彩使得读者思考社会正义。
1. 诘责:批评指责。
2. 朝阳:早晨的第一道阳光,比喻事物发展的初期。
3. 朝气:指年轻人的活力和精神状态。
1. 批评:对不足之处或错误进行评判和指责。
2. 刺探:秘密搜集情报或了解他人的情况。
1. 赞许:对某人或某事表示肯定和赞美。
2. 称颂:赞美并颂扬某人或某事。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