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诘朝的意思、诘朝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诘朝的解释

诘旦。《左传·僖公二十八年》:“戒尔车乘,敬尔君事,詰朝将见。” 杜预 注:“詰朝,平旦。” 唐 储光羲 《樵父词》:“詰朝礪斧寻,视暮行歌归。” 清 周亮工 《五月廿九日烈风雷雨闻铁崖明朝行黯然赋此送之》:“怒雨号风半夜惊,遥传我友詰朝行。” 郭孝成 《鄂省各属之光复》:“初九日詰朝,由 张国荃 、 李秀昂 、 黄仁菼 、 黄裕斌 统率进发。”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诘朝(jié zhāo)是汉语古典文献中常见的书面用语,主要包含以下三层含义:

一、基本释义

指次日早晨。《汉语大词典》解释为“明旦,明朝”,《左传·僖公二十八年》即有“诘朝请见”的记载,表示隔日清晨相见。该词常见于古代礼仪文书,如宋代《广韵》注释“诘,朝也,明也”,强调时间范畴。

二、古籍用例

唐代诗人杜牧在《题安州浮云寺楼》中写道“去夏疏雨馀,同倚朱阑语。当时楼下水,今日到何处?恨如春草多,事与孤鸿去。楚岸柳何穷,别愁纷若絮”,其中“诘朝”暗含时光流转之意。清代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进一步辨析“诘”字本义为“问”,引申为“追问时间”,故“诘朝”隐含着对清晨时序的郑重表述。

三、词源演变

该词由“诘”(追问、究察)与“朝”(早晨)复合构成,最早见于先秦典籍。汉代《尔雅·释言》将“诘”释为“早也”,《辞源》指出其语义重心从“追问时间”逐渐转向“特指翌日晨”,明清时期多用于书信或官方文牍,如明代归有光《与沈敬甫书》有“诘朝当造访”的用法。

网络扩展解释

“诘朝”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其含义和读音存在两种不同解释,需结合语境和权威资料综合分析:

1. 读音与基本含义

2. 古文献中的用法

3. 其他争议解释

部分现代词典(如、2)将其解释为“批评朝廷”的成语,读作“jié cháo”。但此释义未见于权威古籍,可能是现代引申或误读,需谨慎采用。

4. 字形与词源

总结建议

在阅读古籍时,“诘朝”应优先理解为早晨/次日早晨(jí cháo),并参考《汉典》《左传》等权威出处。若遇现代引申义,需结合具体语境判断。

别人正在浏览...

阿柄班迎碑颂残釭骋快齿轮传动寸管打更大赦兜拕法体分节赙礼艮维宫烛贵信汗牛充屋河伯黑角带魂飞胆落护头教刑静庄襟头菊花杯恐怯愧咎葵心枯窘惏悷擂主礼毕列圣林叟论空门钉墨客目摄脑残挠混弄清喷礴皮膜铺砌三大营生添审质适逸双簧天钧透夜頽紊托腮外呈答威械黠马相首小疵枭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