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气像的意思、气像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气像的解释

气度,气局。 清 李渔 《比目鱼·伪隐》:“我如今穿了簑衣,戴了箬笠,做出些儒者气像,儼然是个避世的高人。”《儒林外史》第一回:“孤是一个粗卤汉子,今得见先生儒者气像,不觉功利之见顿消。”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气像”是汉语词汇,现多写作“气象”,其核心含义指自然界大气状态与现象,亦引申为事物呈现的态势、情景或人的精神风貌。以下从词典角度分项详解:


一、基本释义

  1. 自然大气现象

    指风、云、雨、雪、霜、露、虹、晕等一切天气现象与气候状态。

    例: “今日气像晴朗,适宜出行。”

  2. 景象、情景

    泛指事物呈现的总体面貌或特定场景的氛围。

    例: “节日的气像热闹非凡。”

  3. 人的精神气度

    形容人的仪态风度、精神面貌或内在气魄。

    例: “他气像恢弘,谈吐不凡。”


二、词源与演变

“气像”由“气”与“像”复合而成:


三、权威文献佐证

  1.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定义:“气象”包含三层含义:

    • 大气的状态和现象;
    • 情景、情况;
    • 人的精神面貌。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 现代汉语词典[M]. 商务印书馆, 2016.)

  2. 《汉语大词典》

    收录“气像”为“气象”的异形词,释义强调“自然界变化”与“人的气度”双重范畴。

    (来源: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 汉语大词典[M].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6.)

  3. 古代用例

    • 朱熹《朱子语类》:“须是气像大,方做得人。” (指人的器度)
    • 《宋史·乐志》:“协气像,嘉禾呈。” (指自然祥瑞之象)

四、常见误用辨析


参考文献

  1.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Z]. 北京:商务印书馆, 2016.
  2. 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 汉语大词典[Z]. 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6.
  3. 许慎. 说文解字[M]. 中华书局, 1963.
  4. 朱熹. 朱子语类[M]. 中华书局, 1986.

网络扩展解释

“气像”是一个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与人的气质、气度相关,具体解释如下:

一、基本释义

指气度、气局,即通过言行举止体现出的内在修养或精神风貌。例如清代李渔在《比目鱼·伪隐》中描述人物通过衣着塑造“儒者气像”,《儒林外史》第一回也以此词形容文人的超凡气质。

二、延伸用法

部分语境中可表示事物或人之间的高度相似性,尤其在气质、外貌等方面难以区分,但此用法较为少见。

三、常见误区分

需注意与“气象”区别:

四、使用场景

主要用于文学或书面表达,描述人物风范,例如:“他虽衣着朴素,却自带一股清雅气像。”


提示:该词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较低,需结合语境理解,避免与“气象”混淆。

别人正在浏览...

败亲篦头待诏不经之说菜馆吃飞利厨廪短咏蠹鱼友二陵二声飞鱼族風績峰颖更嫁翮翰宏诞华景黄盖花蘂画图嘉林键闭江南海北绝长补短谲誂开挖科道两衙门匮绌朗夕翴翴柳芽駡娘猛剂命臣鞶章縏袠起存窃钩窃国奇谲轻倨阙亏人心惶惶乳床散手讪答答地赦事诛意水处书业厮禁寺宇苔锦停职退萎豚肘翁博无患伍胥涛物以类聚相畴咸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