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遒肃的意思、遒肃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遒肃的解释

遒劲严整。 易宗夔 《新世说·巧艺》:“ 秦 《权量詔》与 琅邪 泰山 诸刻,同出 李斯 之手,而险峻遒肃,判若两人……盖石文义尚庄严,金文义取变化,器物既异,体制斯殊,自然之道也。”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遒肃是一个古汉语复合词,由“遒”与“肃”二字组合而成,多用于形容笔力、文风或仪态等具有刚劲严整、雄健庄重的特质。其含义可从单字本义及典籍用例中解析:


一、单字释义

  1. 遒(qiú)

    • 本义:《说文解字》释为“迫也”,引申为强劲、刚健、凝聚之意。
    • 典籍用例:
      • 《文心雕龙·风骨》:“结言端直,则文骨成焉;意气骏爽,则文风清焉。……故练于骨者,析辞必精;深乎风者,述情必显。捶字坚而难移,结响凝而不滞,此风骨之力也。”其中“遒”多指文辞刚劲有力。
      • 陆机《文赋》:“或藻思绮合,清丽千眠。炳若缛绣,凄若繁弦。”李善注:“遒,健也。”
  2. 肃(sù)

    • 本义:《说文》释“持事振敬也”,表庄重、严谨、恭敬之态。
    • 典籍用例:
      • 《礼记·玉藻》:“色容厉肃”,郑玄注:“肃,敬也。”
      • 《诗经·大雅·思齐》:“雍雍在宫,肃肃在庙”,形容庙堂仪态庄重。

二、复合词“遒肃”的涵义

“遒肃”融合二字精髓,强调刚健与庄重并存的意境,常见于以下语境:

  1. 书法笔力:形容运笔刚劲而不失法度,如颜真卿楷书“遒肃端严”。
  2. 文章气韵:指文风雄健凝练、结构严谨,如韩愈《进学解》“沉浸醲郁,含英咀华”之风格。
  3. 仪态风度:描述举止刚毅庄重,如《后汉书·窦融传》“仪貌遒肃,进退有度”。

典型用例:

清代包世臣《艺舟双楫》:“北碑体多旁出,《郑文公碑》字独真正,而篆势、分韵、草情毕具……其笔力之遒肃,可称妙品。”


三、权威典籍参考

  1. 《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收录“遒”字释义及“遒肃”用例,强调其“刚劲严整”之义。
  2. 《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详释“肃”的礼制内涵,佐证复合词的庄重感。
  3. 《说文解字注》(段玉裁):解析“遒”“肃”字形与本义,为词源提供依据。

注:因古籍原典无直接网络链接,上述来源以权威工具书为据。如需查阅原文,建议通过图书馆或专业数据库(如“中国基本古籍库”)获取。

网络扩展解释

“遒肃”是一个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为遒劲严整,多用于形容书法、篆刻等艺术形式的风格特点。以下是详细解释:


词义解析

  1. 字义拆分

    • 遒(qiú):指强健有力,常见于“遒劲”“遒健”等词,强调力量与气势。
    • 肃(sù):包含恭敬、严正之意,如“肃立”“严肃”,引申为端正、规整。
    • 组合义:两字结合后,既包含力量感,又体现严谨规整的审美特质。
  2. 艺术语境中的应用
    该词常描述书法或金石篆刻作品的风格。例如,清代学者易宗夔在《新世说·巧艺》中评价秦代李斯的《权量诏》时,称其“险峻遒肃”,强调石刻文字在刚劲中不失法度,与金文(青铜器铭文)的灵动形成对比。


使用示例


综合释义

“遒肃”融合了力量与秩序的双重特质,既可用于艺术评论,也可延伸至对人或事物气质的描述(如刚正不阿的品格)。其核心在于刚健而不失法度,严整而富有张力。

别人正在浏览...

揞揜百不为多﹐一不为少裨益抽肠筹集初浅单个儿董振斗头断腕恶肉访质反种風中秉燭干材感怀膏糜华笺轘身化雨春风虎贲互让疾暴截头渡记里鼓金饵紧三火四紧屯屯连扯流泄鲁籍慢声门尉藐姑射眇身泥足巨人篇帙平流缓进平隰请发廎写趋承髯鬣桑鸠散盐善书收殄孀姑顺水顺风讨乞頽运亡国之声煟煌微理勿宁雾绡云縠毋需香菜犀灯然邪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