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索要;索取。 晋 葛洪 《抱朴子·汉过》:“求取不廉、好夺无足者,谓之淹旷达节。”《初刻拍案惊奇》卷五:“君去为官,不必清俭,只消恣意求取,自不妨得。” 清 刘大櫆 《井田》:“国中安得无尽之閒田,随其时之求取,尽人而给之?”
(2).寻求选取。 宋 何薳 《春渚纪闻·吴兴许采五研》:“自为儿时,已有研癖,所藏具四方名品,几至百枚,犹求取不已。”
求取的汉语词典释义解析
一、基本义项解析
“求取”为动词性结构,指通过主动行为获取或争取目标物。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其核心含义为“谋求获得”,例如:“求取功名”“求取知识”,强调主体为实现目的而采取行动的过程。
二、引申义与语境应用
三、语义辨析
“求取”与“索取”存在差异:前者强调主动争取且过程包含努力,后者偏重单向索要。例如《现代汉语规范词典》注释,“求取”需通过“合理途径达成目标”,隐含正当性与策略性。
参考文献来源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商务印书馆, 2016.
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 汉语大词典.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11.
王力等.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商务印书馆, 2005.
李行健. 现代汉语规范词典.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0.
“求取”是一个动词,通常指通过努力或行动去寻求、获得某种事物或目标。其核心含义可拆解为:
基本释义
“求”表示寻求、追求;“取”表示取得、获得。组合后强调通过主动行为达成目的,如「求取知识」「求取功名」。
语境用法
近义词辨析
使用注意
该词在现代汉语中稍显书面化,口语中更常用“争取”“追求”等替代,但在文学、正式文体中仍常见。
若需具体例句分析或更多延伸用法,可提供语境进一步探讨。
阿堆按讨八思巴字不辨菽麦不伏水土草次程步高城尖衬衫充当词职打提溜独侑沸传風木含悲佛钵妇道家匐伏脯田鲠朴绠套诡乱辜榷哈雷彗星谏猎臣贱业接余锦杠救火九原丈人跻陟看做狼心狗行老人婆连浪邻封临干龙宅沦照满期碾船牛蹄缥玉平稳千仞奇利秋河去官杀伐山伐生产资料市场霜鈇水龙桐华烟踠蹏文名文心无生境悟宗瞎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