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辜榷的意思、辜榷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辜榷的解释

亦作“ 辜搉 ”。1.搜括;聚敛。《汉书·陈咸传》:“少府多宝物,属官 咸 皆鉤校,发其姦臧,没入辜榷财物。” 王念孙 《读书杂志·汉书十六》:“今案辜榷双声字也。《广雅》曰:‘嫴榷,都凡也。’故总括财利谓之辜榷。”《后汉书·灵帝纪》:“四年春正月,初置 騄驥厩 丞,领受郡国调马。豪右辜搉,马一匹至二百万。” 李贤 注引《前书音义》:“辜,障也。搉,专也。谓障餘人卖买而自取其利。”

(2).大略,梗概。 清 王念孙 《读书杂志·汉书十六》“连语”:“略陈旨趣,亦谓之辜榷。”

(3).查对;计点。 清 昭槤 《啸亭杂录·孙文定公》:“公曰:‘某所收别置一所,请覆之。’王辜榷良久,无丝毫盈絀,如衡而止;王大奇之。”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辜榷”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gū què,其含义和用法在不同历史文献中有所差异,主要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核心含义

  1. 垄断与侵占
    指通过不正当手段独占利益,尤其在商业交易中包揽政府买卖的独占行为。这种行为盛行于西汉末年至东汉时期,具有明显的权力寻租特征。

  2. 搜刮与聚敛
    在《汉书·陈咸传》等文献中,“辜榷”被解释为对财物的非法侵占或贪腐行为,例如官员利用职权侵吞公共财产。


二、延伸解释


三、常见误区

有现代词典将其解释为“受到冤屈”(如),但这一含义缺乏权威历史文献支持,可能是对古义的误读或引申。


四、例句参考


“辜榷”主要用于描述古代官商勾结的垄断行为,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汉书》《广雅》等古籍。

网络扩展解释二

《辜榷》的意思

《辜榷》是一个中文词语,意思是指因违犯法律、道德或社会规范而受到谴责或惩罚。

拆分部首和笔画

根据《辜榷》的拆分部首和笔画,可以得到以下分解:

辜(辛)- 上部:辛,下部:殳;总笔画数:7

榷(木)- 上部:木,下部:兌;总笔画数:16

来源及繁体字

《辜榷》这个词的来源比较复杂。最早出现在《国语·周语上》中,用于形容殷商时期有罪的人受到谴责和惩罚。繁体字写作「辜榷」。

古时候汉字写法

根据古时候的汉字写法,「辜榷」也可以写作「罟愨」。

例句

1. 由于他参与了非法活动,他最终受到了社会的辜榷。

2. 在法庭上,罪犯向受害者道歉,希望减轻自己所面临的辜榷。

组词

与「辜榷」相关的常用组词有:

1. 茅塞顿开:形容忽然明白了事理,茅塞顿时开了;

2. 来之不易:形容事物得到或形成不容易,来得不易;

3. 孤注一掷:形容在危急关头拼命一搏,做成最后的努力。

近义词和反义词

与「辜榷」的近义词有「罪责」、「惩罚」;反义词有「赞许」、「表扬」。

别人正在浏览...

白惨惨白蠒乌丝鳖盖车兵痞子不怠怖遽财会材资簇箔粗野丹姬颠殒地方税砥行磨名钉头磷磷兜艄放着繁用分彻贵治过郤河清云庆何水部荒宁阛里灰死昏昌惛乱靃靡靡绞尽脑汁季常之癖尽人皆知狂犘兰味马金囊配割蠯蠃气断侵削禽妆旗幢鹊构绕朝鞭撒帐扇枕温被神武石留黄识学贪着土中人网篮纨牛位卑言高文公帕沃醊吴娃越艳乡往小乖颉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