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求旧的意思、求旧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求旧的解释

谓用人务求故老旧臣。《书·盘庚上》:“人惟求旧,器非求旧,惟新。” 唐 苏颋 《授张仁愿兵部尚书制》:“名遂身退,则闻告老;优贤尚齿,不忘求旧。” 宋 苏轼 《次天字韵答岑岩起》:“莫叹郎潜生白髮,圣朝求旧鄙鳶肩。”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求旧"在汉语词典中的核心释义为"寻求旧有事物或任用旧臣",其内涵包含两个层面:字面意义和引申意义。从构词法分析,"求"在《说文解字》中释为"索也",本义指探索、寻觅;"旧"在《尔雅》中注为"故也",既指时间维度上的过往事物,也指人际关系中的故交旧友。两者组合形成具有时间纵深感的复合词。

该词最早可追溯至《尚书·盘庚》"人惟求旧,器非求旧,惟新"的记载,体现了中国古代政治文化中"尊古重旧"的价值取向。在《汉语大词典》中,"求旧"被明确界定为两层含义:其一指选拔任用旧臣,如《后汉书·李固传》所述"选举求旧"的任官制度;其二指保留传统事物,如宋代王禹偁《黄州新建小竹楼记》"求旧创新"的辩证思维。

在语义演变过程中,"求旧"逐渐从政治术语扩展为文化概念。《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将其释义延伸为"保持传统、沿袭旧制"的行为模式。这种语义扩展反映了汉民族"法先王"的文化心理,与《礼记·中庸》"温故而知新"的哲学思想形成呼应。值得注意的是,该词在当代语境中常与"创新"构成辩证关系,如"求旧图新"的现代成语组合。

语言学家王力在《古代汉语》中特别指出,"求旧"在先秦文献中多含褒义,体现着对历史经验的尊重。这一语义特征在《论语·先进》"故旧不遗"的记载中得到印证,说明该词承载着中华文化中"慎终追远"的伦理价值。

网络扩展解释

“求旧”是一个源自古代汉语的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如下:

  1. 基本释义
    “求旧”指在用人时注重选择故老旧臣,强调任用有经验、熟悉事务的臣子,而非一味追求新人。该词常被用于政治或管理场景,体现对传统和经验的重视。

  2. 出处与典籍引用

    • 最早出自《尚书·盘庚上》:“人惟求旧,器非求旧,惟新。”这里通过对比“用人”与“用器”,说明治国应重视旧臣,而器物则需更新。
    • 唐代苏颋在《授张仁愿兵部尚书制》中提到“不忘求旧”,宋代苏轼诗中也有“圣朝求旧鄙鸢肩”的表述,均延续了此意。
  3. 应用场景
    古代帝王或执政者常通过“求旧”表达对老臣的信任,例如在官职任命、政策制定时参考旧臣建议。这种用法体现了儒家“尚齿尊贤”的思想,即尊重年长者和贤能之人。

  4. 现代延伸
    现代语境中,“求旧”可引申为重视历史经验或传统智慧,例如企业管理中重用资深员工,文化传承中保护传统技艺等。

  5. 补充信息

    • 拼音:qiú jiù(繁体:求舊)。
    • 反义对比:与“求新”相对,但两者并非完全对立,如《尚书》中强调“人旧”与“器新”的辩证关系。

“求旧”一词承载了古代政治智慧,其核心在于平衡经验与革新,对现代社会仍有借鉴意义。

别人正在浏览...

暗箱操作熬谷报忧不相问闻捕役不治铲蹚颤悠成涣春意盎然漼然黛耜端架子度活干矢橛裹帘黄德疆隅燋爇捷敏警务急穣穣吉祥草机轴剧繁昆腔连洏猎区流贬流连忘返理养笼致逻司露柱满面春风迷留没乱牛酒狃泰批覆迁任峭崛庆成宴青廓青田酒奇巧癯露山甫盛意十箭水烟壶损缺唐哉皇哉天士通天御带万灵卧倒武警先倡像片霞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