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丹楹刻桷的意思、丹楹刻桷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丹楹刻桷的解释

红漆的柱子与刻有花纹的椽子。形容屋宇华丽精美。楹,柱。桷,椽。语出《春秋·庄公二十三年》:“秋,丹 桓 宫楹。”又《庄公二十四年》:“春,王三月,刻 桓宫 桷。”《东周列国志》第五十回:“园中筑起三层高臺,中间建起一座絳霄楼,画栋雕樑,丹楹刻桷。”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丹楹刻桷是一个源自中国古代建筑的成语,形容建筑物装饰华美、工艺精湛。以下从汉语词典角度详细解析其含义及文化内涵:


一、字义解析

  1. 指朱红色。古代宫殿、庙宇等重要建筑常用朱砂涂漆立柱,象征尊贵与庄严。《说文解字》释“丹”为“巴越之赤石”,本义即朱砂。

  2. 指厅堂前部的柱子。《说文解字》注:“楹,柱也”,是支撑屋顶的核心构件。

  3. 意为雕刻,指在木构件上施以纹饰。《广雅》释“刻”为“镂也”,强调精细加工。

  4. 指方形椽子(屋顶承瓦的木条)。《释名》载:“桷,确也,其形细而疏确也”,形容其规整形态。


二、成语本义与引申义


三、文化内涵

  1. 礼制象征

    丹楹刻桷是周代建筑礼制的体现。《礼记》规定:“楹,天子丹,诸侯黜,大夫苍,士黈”,色彩与雕刻均有严格等级。

  2. 工艺美学

    反映古代木构建筑的高超技艺,如战国《考工记》记载的“雕楹磶砻”技法,凸显工匠精神。


四、现代应用


权威参考文献

  1. 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M].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21.
  2. 王力. 《古代汉语词典》[M]. 中华书局, 2014.
  3. 杨伯峻. 《春秋左传注》[M]. 中华书局, 2009.
  4. 李学勤. 《周礼注疏》[M].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9.

(注:古籍原文可参考中华书局点校本,现代研究文献可通过中国国家图书馆数据库检索。)

网络扩展解释

“丹楹刻桷”是一个汉语成语,读作dān yíng kè jué,主要用于形容建筑或文学作品的精美华丽。以下是详细解释:


基本释义


出处与典故


使用场景

  1. 建筑领域:
    描述宫殿、楼阁等建筑的富丽堂皇。
    例句:明代的绛霄楼“丹楹刻桷,四围朱栏曲槛”(出自)。

  2. 文学艺术:
    比喻文字雕琢精细、意境优美,如“丹楹刻桷般的诗句”。


相关扩展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典故或例句,可参考《左传》原文或权威词典(如汉典)。

别人正在浏览...

邦人扳指儿报岁拔山举鼎边届笔祸并重鉢盂精车轮怠惰因循地处地质学动摇发网概赅隔壁听话工贼瓜裂规讽匦院鼓众弘休闳宇崇楼黄芦木黄锺毁弃坚毅解倒悬剞劂荆妇景像决克槛緤款谈雷同零毁灵查木軨拿瓜农闲碰劲儿平乐贫气洽孰青木球拍仁圣入理儒儒入用深文峻法折蒲蛇衔释词手忙脚乱书箱贴伏图版乌衣巷仙标枭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