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掐的意思、促掐的详细解释
促掐的解释
(1).方言。亦作“ 促恰 ”、“ 促揢 ”。爱捉弄人;刁钻刻薄。 元 武汉臣 《生金阁》第三折:“我打你个促掐的弟子孩儿,釃这么滚汤般热酒来烫我,把我的嘴唇都烫起料浆泡来。” 元 范子安 《竹叶舟》第四折:“师父,你既肯度脱弟子成仙了道,怎生又要把我掉在大江之中,险丧性命?你好促掐也。” 刘复 《<何典>序》:“这书做得好极,一味七支八搭,使用尖刀促揢的挖空心思,颇有 吴老丈 风味。”
(2).方言。亦作“ 促恰 ”、“ 促揢 ”。阴毒奸刁。 元 无名氏 《桃花女》第三折:“﹝ 彭大 云﹞他两个同坐着哩,不知怎么新人不死,是小姑娘死了。﹝ 周公 做哭科云﹞ 桃花 女,你好促恰也。”《水浒传》第四一回:“又做这等短命促掐的事。於你无干,何故定要害他?”
词语分解
- 促的解释 促 ù 近,时间紧迫:促膝。促席(坐近)。急促。短促。仓促。 催,推动:促使。促进。敦促。督促。催促。 笔画数:; 部首:亻; 笔顺编号:
- 掐的解释 掐 ā 用指甲按或截断:掐算。掐花。掐尖儿。 割断,截去:掐头去尾。 用手的虎口及手指紧紧握住:一把掐住。 量词,一只手或两只手指尖相对握着的数量:一掐儿松枝。 笔画数:; 部首:扌; 笔顺编号:
网络扩展解释
“促掐”是一个方言词汇,主要含义及用法如下:
一、基本解释
-
核心含义
指爱捉弄人、刁钻刻薄,带有尖酸阴损的意味,常见于吴语方言中。例如《水浒传》第四十一回提到:“又做这等短命促掐的事!”。
-
延伸含义
也可表示阴毒奸刁,强调行为或性格的恶劣性。如元杂剧《生金阁》第三折中,用“促掐”形容故意用热酒烫人的行为。
二、用法与语境
- 方言特色:主要在江浙沪等吴语区使用,常写作“促恰”“促揢”等变体。
- 文学作品:
- 《二刻拍案惊奇》卷三九:“谁人使促掐,把我的头发剪去了。”
- 多用于描述恶作剧或损人利己的行为。
三、注意
- 部分来源(如)提到“促使、催促”的释义,但此用法缺乏广泛依据,可能与方言发音混淆有关,建议以主流解释为准。
- 如需更多例句或方言演变细节,可参考汉典、查字典等权威来源。
网络扩展解释二
《促掐》这个词的意思是催促别人赶快行动或完成某事。它可以拆分为“促”和“掐”两个部分。
“促”的部首是人,并且它的笔画数为9画;
“掐”的部首是手,并且它的笔画数为11画。
这个词的来源比较普通,并没有特别历史悠久的渊源。它是由“促”和“掐”两个词组合而成,用于形容催促他人行动迅速。
在繁体字中,这个词的写法与简体字相同。
古代汉字的写法与现代稍有不同。然而,这个词并不是古代的汉字,因此在古时候并没有其特定的写法。
以下是一个例句:
老师促掐我们赶快完成作业。
一些相关的组词可能包括:
推掐、要掐、催掐等。
与“促掐”意思相近的词汇可能有:
催促、催逼、催迫等。
与“促掐”的意思相反的词汇可能有:
拖延、迟疑、懒散等。
希望这些回答对您有帮助!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