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已的意思、穷已的详细解释
穷已的解释
穷尽;终了。 隋 薛道衡 《和许给事善心戏场转韵》:“彻夜龙衔烛,欢笑无穷已。” 宋 范仲淹 《上资政晏侍郎书》:“报德之心,亦无穷已。” 康有为 《大同书》己部第一章:“人性愈恶,人道愈坏,相熏相习,无有穷已。”
词语分解
- 穷的解释 穷 (窮) ó 缺乏财物:贫穷。穷苦。穷则思变。 处境恶劣:穷困。穷蹙。穷窘。穷当益坚(处境越穷困,意志应当越坚定)。穷而后工(旧时指文人处境穷困,诗就写得好)。 达到极点:穷目。穷形尽相。穷兵黩武。
- 已的解释 已 ǐ 止,罢了:学不可以已。死而后已。 表示过去:已经。事已至此。已往。业已。 后来,过了一些时间,不多时:已忽不见。 太,过:不为已甚。 古同“以”。 未 笔画数:; 部首:己; 笔顺编号:
专业解析
“穷已”是汉语中具有双重含义的复合词,其词义可从以下角度解析:
一、核心词义
“穷已”由“穷”与“已”两个语素构成。《汉语大词典》指出,“穷”本义为洞穴尽头,引申为终极状态;“已”表终止动作。二者组合后:
- 动词性:表示事物终结,如“循环无穷已”(《礼记·大学》郑玄注)
- 形容词性:描述时间或空间的无限延续,如王勃《滕王阁序》“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引用自中华书局《古文观止》)
二、文献例证
该词多用于古代诗文表达时空观:
- 唐代白居易《琵琶行》用“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暗含乐声穷已之意境
- 《庄子·齐物论》“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中的“殆已”与“穷已”形成哲学对照
三、语义辨析
相较于近义词“终结”侧重动作完成,“穷已”更强调自然规律的终局性。现代汉语中多保留其文学性用法,如钱钟书《管锥编》评点《诗经》时曾用“情思穷已”形容情感绵延。
(参考资料: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电子版;《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点校本)
网络扩展解释
“穷已”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为穷尽、终了,多用于描述事物或情感的无限延续或终结状态。以下是详细解析:
一、词义解析
-
基本含义
指事物发展到尽头或时间延续到终点,常见于古文表达中。例如:
- “彻夜龙衔烛,欢笑无穷已”(形容欢乐无休止)。
- “报德之心,亦无穷已”(感恩之情难以终结)。
-
引申意义
可表达“没有尽头”的抽象概念,如人性、社会现象的持续恶化:“人性愈恶,相熏相习,无有穷已”。
二、出处与例句
-
经典文献引用
- 隋代薛道衡:“彻夜龙衔烛,欢笑无穷已”,描绘通宵达旦的欢庆场景。
- 宋代范仲淹:“报德之心,亦无穷已”,强调感恩之心的持久性。
- 近代康有为:“无有穷已”,批判人性恶化的不可逆趋势。
-
诗词与造句
- “人生代代无穷已,学识绵绵无绝期”(感叹生命与知识的永恒)。
- “思君如流水,何有穷已时”(比喻思念之情的绵延不绝)。
三、近义词与用法
- 近义词:穷尽、终止、终了、无尽。
- 反义词:延续、持续、未已。
- 语法功能:多作谓语或补语,常与“无”“无穷”搭配,如“无穷已”“无有穷已”。
四、现代适用性
“穷已”在现代汉语中较少使用,主要见于古典文学研究或仿古表达中。如需类似含义,可替换为“无尽”“无止境”等词汇。
如需进一步了解例句或文献背景,可参考(沪江词典)、(查字典)等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
八成饱食包子兵不厌权笔筒子眼里观天哔吱插叙乘轻驱肥创例摧黜大训德称迩英阁非罚妇政故家衮黼还睨横道和衷共济黄衫义士绛绡头贱肆桀横謯娽鸡鸣犬吠箐泽金飔扣头谅士林霏开留门龙兴云属逻所緑帽子卖务场满员满座风生民家逆夷女倡女校书偏区切合时宜青鳞秋祓三惊上尊世情看冷暖,人面逐高低顺俟随寓随安檀香天宝君颓朽望幸吻噤吴羹献主小毛霞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