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扣头的意思、扣头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扣头的解释

(1).叩头,磕头。 汉 王充 《论衡·儒增》:“夫人之扣头,痛者血流,虽忿恨惶恐,无碎首者。” 宋 苏轼 《杭州上执政书》之一:“惟有发书之日,西向再拜,扣头默祷,庶几区区丹诚,可以感动万一也。” 明 祝允明 《前闻记·戏语得妇》:“壻扣头谢罪,共述往语。”

(2).折扣额。指打折扣时扣除的金额。 清 赵翼 《陔馀丛考·放债起利加二加三加四并京债》:“至近代京债之例,富人挟貲往京师,遇月选官之不能出京者,量其地之远近,缺之丰嗇,或七八十两作百两,谓之扣头;甚至有四扣五扣者,其取利最重。”《官场现形记》第二回:“多一个经手,就多一个扣头,一层一层的剥削了去。” 老舍 《上任》:“买东西有扣头。”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扣头"在汉语中属于多义词,其释义需结合具体语境分析:

一、基本词义 指交易中按原价减免的金额,即现代所称"折扣"。该义项源于古代商贸活动中"扣除总额零头"的习俗,如《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四回所述"扣头不能极狠",现多用于方言。商务印书馆《现代汉语词典》将其定义为"打折扣时扣除的金额"。

二、古义延伸 作为"叩头"的异体字,指古代跪拜礼中的触地动作。《汉语大词典》引《汉书·爱盎传》"盎引却慎夫人坐"注:"却谓退而卑之也,或曰扣头却坐",此处"扣头"即表叩首礼仪。此用法在《红楼梦》等明清小说中常见,如第九回"这贾菌如何依得,便两手抱起书匣子来,照那边抡了去"的肢体冲突后伴随叩头告罪情节。

三、语义演变考据 据《近代汉语词典》考证,明清时期商贸文书与文学作品中,二字常因音同形近混用。现代汉语规范将"折扣"义定型为"扣头","叩头"则专指跪拜动作,二者形成明确语义分工。

网络扩展解释

“扣头”一词在汉语中有两个主要含义,具体解释如下:

一、叩头/磕头(kòu tóu)

指古代跪拜礼节,以头触地表示尊敬或谢罪。
文献例证:

  1. 汉代王充《论衡·儒增》提到“有扣头而死者”,说明此用法历史悠久。
  2. 宋代苏轼《杭州上执政书》中描述“西向再拜,扣头默祷”,体现礼仪场景。
  3. 明代《二刻拍案惊奇》中“小民只是扣头道”展现了民间使用语境。

二、折扣或佣金(kòu tou)

指交易中扣除的金额,常见于商业场景:

  1. 折扣额:如“打九折时,扣头为原价的10%”。
  2. 中间人佣金:如《文明小史》提到“介绍人从中赚取扣头”。
    现代用例:商品标价100元,若商家给10%扣头,实际支付90元。

补充说明

以上解释综合了古代文献和现代商业用语的双重含义,需根据具体语境判断词义。

别人正在浏览...

暗喻白洑冰雪聪明不欢而散不见舆薪参虎巉耸称喜崇实丛巧大事记德类等仵颠怪定标風起潮涌粉零麻碎愤意肤辞抚巡诡求汉钟离洪都华胜画阵货架子家道小康交罗羁轭节变借客报仇金带精诚警巡窥涉了望军沦踬腼覥庙碑铭述末代孙莫胡卢模棱两端胚浑贫属铅钝遒美全丧三把刀神怒人怨深圳特区事职讬身脱网讬旨外欲微绡诬治霄阁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