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所的意思、逻所的详细解释
逻所的解释
指巡逻哨所。 晋 干宝 《搜神记》卷五:“有一人,以小船载年少妇,以大刀插著船,挟暮来至逻所。”《资治通鉴·晋成帝咸和三年》:“每逢逻所,輒以杖叩船曰:‘何处觅 庾冰 ? 庾冰 正在此。’人以为醉,不疑之, 冰 仅免。” 胡三省 注:“逻所,谓津要置逻卒之所。”
词语分解
- 逻的解释 逻 (邏) ó 巡察:巡逻。逻吏(巡逻官)。逻骑。逻卒。 遮拦:“蛛蝥结网工遮逻”。 笔画数:; 部首:辶; 笔顺编号:
- 所的解释 所 ǒ 处,地方:住所。哨所。场所。处所。 机关或其他办事的地方的名称:研究所。派出所。 量词,指房屋:一所四合院。 用在动词前,代表接受动作的事物:所部(所率领的部队)。所谓(.所说的;.某些人所说
专业解析
“逻所”是汉语中一个较为罕见的复合词,由“逻”与“所”组合构成。从词义分析:
- “逻”本义为巡查、巡行,如《说文解字》释为“巡也”,后衍生出“逻卒”(巡逻兵)、“逻骑”(巡逻骑兵)等词。
- “所”为名词性词缀,表处所或机构,如《玉篇》注“处也”,常见于古代官署名(如“千户所”)。
- 组合义可推断为“执行巡逻任务的场所或机构”。历史文献中偶见用例,如明代《兵志》载“边镇设逻所,防寇侵轶”,指边防巡逻站点。
该词在现代汉语中已极少使用,仅见于部分历史研究文献。若需进一步考证,建议查阅《汉语大词典》或《中国历史官制辞典》等工具书。
网络扩展解释
“逻所”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为巡逻哨所,主要用于军事或治安相关的语境。以下是详细解释:
1.基本定义
- 逻所(拼音:luó suǒ)指古代设置在交通要道、渡口或关隘处的巡逻哨站,通常有士兵(逻卒)驻守,负责巡查、警戒或盘查过往人员。
2.文献例证
- 晋代干宝《搜神记》卷五记载:“挟暮来至逻所”,描述有人傍晚抵达巡逻哨所的情景。
- 《资治通鉴·晋成帝咸和三年》提到,庾冰逃亡时通过伪装骗过逻所守卫,可见其职能包括盘查可疑人员。
3.功能与设置
- 多设于津要之地(水路或陆路要冲),如渡口、关隘等。
- 职责包括维护治安、防御外敌、缉捕逃犯等,类似现代边防检查站或岗哨。
4.常见误解辨析
- 需注意与“逻辑”“推理”等现代词汇区分。个别资料(如)误将其解释为“逻辑推理”,实为混淆了字形相近的“逻”字含义。
“逻所”是古代军事设施,强调巡逻与警戒功能。若需进一步了解其历史背景或具体案例,可参考《资治通鉴》《搜神记》等古籍记载。
别人正在浏览...
白刀子进去﹐红刀子出来薄暝暴迅部首猜惑禅説谗诬称心打活担笼蹀躞不下斗鸡走马二元方程式方祇繁文缛节芬飶風字硯归束还年驻色河漕幻想曲嘉丽娇生惯养夹心接唱籍夫金虫九本旧落极异吉祝句拦克心宽肠宽条美轮美奂门向麋鹿性默意脑瓢糯粟蹒躃羣灵宂职水鸡说死暑衣四格肃慄抬阁坦夷鞓红同学究妥尾无封骛神小溜子小视小苏邪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