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部帖的意思、部帖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部帖的解释

官署发给盐商的运盐执照。又称引票。《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五回:“有部帖的盐商,叫做‘根窝’。有根窝的,每盐一引,他要抽银一两,运脚公用。”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部帖是汉语中的一个历史词汇,特指古代官府签发的任命或派遣官员的正式文书。其含义可从以下角度解析:

一、字义拆解

  1. 指古代中央行政机构(如吏部、兵部),负责官员的任免、考核等事务。

  2. 意为文书、凭证,具有官方认证效力。

二、核心含义

部帖即由吏部等中央部门签发的任命状或派遣令,用于证明官员的身份、职务及到任权限。例如:

“新科进士授官后,由吏部下发部帖,凭此赴任。”

三、历史背景与文化意义

四、文献佐证

  1. 《汉语大词典》

    明确记载:“部帖,旧时官府发给的任职凭证。”

  2. 《古代官制辞典》

    指出:“明清时期,官员赴任需持吏部所发文帖,称‘部照’或‘部帖’。”

五、现代关联

该词现已罕用,但可见于历史研究、古籍文献及古装影视剧中,作为古代行政文化的典型符号。


参考资料:

网络扩展解释

“部帖”是清代盐政制度中的术语,具体含义及背景如下:

1.定义与功能

部帖是官署颁发给盐商的运盐执照,主要用于规范盐业运输。持有部帖的盐商被称为“根窝”,每运输一引(约300-400斤)盐需缴纳一两白银的税费,用于支付运输及公共事务费用。

2.别称与关联术语

3.历史文献记载

该词在晚清小说《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十五回中被提及,反映了清代盐商通过部帖垄断盐业并抽税的现象。

4.字义解析

部帖是清代盐业管理的重要凭证,兼具授权和税收功能,体现了当时政府对盐业的高度控制。如需扩展了解清代盐政制度,可参考《清史稿》或盐法专论。

别人正在浏览...

阿阿百家逼窄仓舍察按怠惰因循大虚东挦西撦斗风杜陵遗老恩锡发徙封赋符表富贾富民过旅咕嘬汗马谎说溷错金舠救饥稷禼剧敌料谷林野留得青山在,依旧有柴烧流普利眼礼至轮派緑玉树麻搭曼音霉瘠免验冥黑木皇牡菊平风静浪骑虎倾属勤朴阙事绍熙式闻书户随机信号睟颜绦绳惕伏提议外家拳王事文履温吞先日险阻蟏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