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赋的意思、封赋的详细解释
封赋的解释
受封田地之赋税。 清 钱谦益 《左汇序》:“ 陈辕颇 之封赋, 季孙 之田赋,则 桑 孔 之滥觴也。”
词语分解
- 封的解释 封 ē 密闭,使跟外面隔绝:封闭。密封。封口。封存。封条。封贮。封面。封底。封锁。封顶。冰封雪飘。封山育林。 用来装信、钱等物的纸套:信封。赏封。 帝王把土地或爵位给予亲属或臣僚:封侯。封君(领有封地
- 赋的解释 赋 (賦) ù 旧指田地税:田赋。赋税。 中国古典文学的一种文体。 念诗或作诗:登高赋诗。 给予,亦特指生成的资质:赋予。赋有。天赋。禀赋。 古同“敷”,铺陈,分布。 笔画数:; 部首:贝; 笔顺编
专业解析
“封赋”是一个具有特定历史文化内涵的汉语词汇,主要包含以下两层含义:
一、基本释义:分封土地与征收赋税
- “封”:指古代帝王将土地、爵位或名号赐予诸侯、功臣或亲属的行为,即“分封”。这既是权力分配,也是建立地方统治基础的方式。
- “赋”:指田赋、捐税,是古代国家向臣民征收的财物(主要是农产品),是国家财政的主要来源。
- “封赋”合用:常指代古代分封制度下,与受封领地紧密相关的核心内容——君主授予诸侯土地(封)的同时,也赋予其向该土地上的人民征收赋税(赋)的权力和义务。这构成了封建领主经济的基础。
- 示例:周代实行分封制,“封邦建国”,诸侯在其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包括管理土地、征收赋税、组建军队等,“封赋”是其权力的重要体现。
二、引申含义:文体名称
- 在特定文学或历史语境下,“封赋”也可能指一种以记述或歌颂帝王分封、赏赐功勋为主题的赋体文章。这类赋作内容多涉及分封的盛况、受封者的功绩、封地的景象等,具有歌功颂德的性质。
- 示例:汉代及以后的一些赋作,若以描述分封大典或颂扬受封者为主题,有时会被归类或称为“封赋”(虽不如“京都赋”、“抒情赋”等类别常见)。
使用示例:
- “古者诸侯受封,必赐之土田山川,定其封疆,授之民人,使之治其封赋。”(此句体现了“封赋”作为分封制核心内容的含义)
- “(某篇赋)铺陈天子分封诸侯之盛典,可视为一篇‘封赋’。”(此句体现了“封赋”作为特定主题赋体的含义)
权威参考来源:
- 《汉语大词典》(罗竹风主编):该词典是收录汉语词汇最丰富、释义最权威的大型工具书之一,对“封”、“赋”及相关的历史制度词汇有详细解释。可在各大图书馆或在线词典平台(如汉典网 zdic.net)查阅相关条目。
- 《辞源》(商务印书馆):侧重考释古汉语词汇的源流和古代典章制度,对“分封制”、“赋税”等概念有深入解析,是理解“封赋”历史背景的重要参考。
- 《中国历史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提供关于中国古代“分封制”、“赋役制度”的权威历史学解释。
- 《中国古代赋税史》(相关学术著作):如黄天华的《中国税收制度史》等,详细阐述历代赋税制度,其中包含分封制下的赋税形态。
- 《中国文学史》(相关章节)及古代赋作选集:如袁行霈主编的《中国文学史》在论述汉赋分类或主题时可能涉及相关内容;阅读《文选》等古代文集可找到符合“封赋”特征的赋作实例。
网络扩展解释
“封赋”是一个汉语词语,其核心含义为受封田地之赋税,主要出现在历史文献或特定语境中。以下是详细解释:
1.基本释义
- 封:指分封、封地,即古代君主将土地或爵位授予亲属或臣僚。
- 赋:指赋税,即国家征收的田税或其他财物。
- 组合含义:指受封土地后需缴纳的赋税,属于古代分封制度下的经济制度。
2.历史用例
清代学者钱谦益在《左汇序》中提到:“陈辕颇之封赋,季孙之田赋,则桑孔之滥觞也。”此处通过对比,说明“封赋”与“田赋”的关联,并指出其与古代财税制度(如桑弘羊、孔仅的政策)的渊源。
3.延伸含义
在部分语境中,“封赋”也被用于人名,寓意“顽强不屈、公平合理”等积极品质,但这一用法较为少见。
4.相关辨析
- 与“田赋”区别:“田赋”泛指土地税,而“封赋”特指受封土地的税赋,更具制度性色彩。
- 词语性质:属历史词汇,现代使用频率较低,多见于文献研究或姓名学领域。
如需进一步了解历史背景或具体文献引用,可参考《左汇序》等古籍。
别人正在浏览...
班期不象事惭谢长潸唱沙作米车什重九春祠典文发迈犯曲废书辅殷坩锅刚险高雅狗拿耗子顾惠跪倒鬼泣神号呵欠连天浤浤湖海士缣彩扣分旷放类次脸庞料仓犂途流客掳掇漫山眊昏茂林修竹冒冒麻皮皴蜜母内兄弟判处帕首陪厕佩觿瓶玩啓沃蚑行喙息全能冠军赛答身分不明申盟施香探囊胠箧替古人担忧痛杖王禄完功闻得相摩陷入僵局下锹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