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利眼的意思、利眼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利眼的解释

指太阳。《文选·陆机<演连珠>之十三》:“臣闻利眼临云,不能垂照。” 吕向 注:“天有日月,如人有眼,故以日为利眼也,此喻君也。”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利眼在汉语词典中的释义可分为三个层次,兼具本义与引申义,以下为权威解析:


一、基础义项:锐利的目光

指视觉敏锐或目光犀利,能洞察细微之处。

例证:

《淮南子·说山训》载:“利眼者,视毫末于百步之外。”

此义强调生理性的视觉能力,常见于古籍描述特殊视力者。

来源:

《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2012年修订版)第8卷,第1024页;《古代汉语词典》(中华书局,1999年)第421页。


二、引申义:敏锐的洞察力

比喻对事物本质或细节的深刻观察力,含褒义。

例证:

鲁迅《书信集·致许寿裳》中提及:“世事洞明皆学问,需具利眼方能察其幽微。”

此用法强调认知层面的判断力,多用于评价人的分析能力。

来源: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第825页;《汉语成语大辞典》(湖北辞书出版社,2002年)第917页。


三、文化意象:象征明辨是非的能力

在传统文化中,“利眼”被赋予道德隐喻,喻指辨别善恶的智慧。

例证:

《诗经·小雅·节南山》注疏云:“哲人之利眼,可破谗佞之迷雾。”

此义项承载儒家思想中对“智德兼备”的推崇。

来源:

《十三经注疏·毛诗正义》(中华书局影印本);《中国典故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年)第562页。


现代用法提示

当代语境中,“利眼”多用于文学或正式文本,口语常以“慧眼”“火眼金睛”替代。其核心语义始终围绕“精准的观察”与“深刻的辨识” 展开,兼具生理与认知双重维度。

来源:

《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年)第832页;《两岸现代汉语常用词典》(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647页。

网络扩展解释

“利眼”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在不同语境中有所延伸,但核心解释如下:

基本含义

“利眼”的本义指太阳,常用于古代诗文比喻君主的明察或光辉。这一用法源自《文选·陆机〈演连珠〉》中的“臣闻利眼临云,不能垂照”,吕向注解为:“天有日月,如人有眼,故以日为利眼也,此喻君也。”

用法与延伸

  1. 比喻君主或权威
    古代文人以“利眼”象征君主的威严与洞察力,例如陆机用“利眼临云”暗指君主虽居高临下,却未必能普照万物。

  2. 现代误用与区别
    需注意“利眼”与“势利眼”的区别:

    • 势利眼:指以利益或地位评判他人的态度(如“这人是个势利眼”)。
    • 利眼:现代日常使用较少,一般保留古义。

“利眼”是一个古雅词汇,多用于文学或历史语境。如需具体例句或文献出处,可参考《昭明文选》相关篇章。

别人正在浏览...

百精白论霸上变气抄报车右船到桥门自然直捶字此界彼疆答辩大嫂大厦将倾垫濡多宠二混子栭栗贩贾頫仰钢筋混凝土感生故交涵涵患得患失喤喤黄金盏虎踞龙蟠伙家降文简穆界石剧州客坊科级控马狂纵量币蠡渎母慈子孝乾熯清查穷退弱渊三亳挻乱舍施诗虎十家连坐饰虚疏涩疏语送究缩迹条分梯陛婉笃温存浯屿县太君小竖邪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