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玉牒的意思、青玉牒的详细解释
青玉牒的解释
神仙名籍。 唐 张籍 《送徐先生归蜀》诗:“日暮远归处,云间仙观鐘。唯持青玉牒,独立 碧鸡峰 。”
词语分解
- 青的解释 青 ī 深绿色或浅蓝色:青绿。青碧。青草。青苔。青苗。青菜。青葱。青山绿水。青云直上。万古长青(喻高尚的精神或深厚的友情永远不衰)。 绿色的东西:踏青。青黄不接。 靛蓝色:靛青。青紫。青出于蓝,胜于蓝
- 玉牒的解释 .古代帝王封禅、郊祀的玉简文书。《史记·孝武本纪》:“封 泰山 下东方,如郊祠 泰一 之礼。封广丈二尺,高九尺,其下则有玉牒书,书祕。” 唐 刘肃 《大唐新语·郊禅》:“ 开元 十三年, 玄宗 既封
专业解析
青玉牒是中国古代帝王封禅仪式中使用的一种重要玉制文书,其含义和用途可从以下五个方面详细阐释:
一、本义与核心定义
青玉牒指以青色玉石制成的简牒文书,专用于帝王封禅大典。封禅是古代帝王在泰山祭祀天地的最高仪式,"青玉"象征通天神性,"牒"即书册形制。其核心功能是向天帝呈递帝王功绩的文书载体,属国家最高等级的礼仪器物。
来源:《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二、形制与材质特征
- 材质等级:采用青玉(介于碧玉与青白玉之间的和田玉种),《周礼》载"以青圭礼东方",契合五行中东属木、色尚青的礼制
- 形制规范:牒板长尺二寸(约28cm)、宽五寸(约11.5cm),钻孔编联成册,缀以金绳(《大唐开元礼》记载)
来源:《中国古代玉器》(科学出版社)
三、仪式功能与文化象征
在封禅仪式中承担三重功能:
- 沟通天神:镌刻帝王功绩的密文,燔烧后"上达天听"(《史记·封禅书》)
- 正统象征:如宋真宗封禅时以青玉牒秘藏玉匮,象征天命所归(《宋史·礼志》)
- 祥瑞载体:唐代曾出现"青玉牒现,紫气绕坛"的祥瑞记载(《唐会要·封禅》)
来源:《中国礼仪制度研究》(中华书局)
四、历史记载实例
- 汉武帝封禅:藏玉牒于泰山封祀坛,内容秘而不宣(《史记·孝武本纪》)
- 唐高宗仪式:使用金线缠青玉牒,与玉册同置石磩(《旧唐书·礼仪志》)
- 宋代形制革新:青玉牒改方五尺,篆书十六字吉谶(《宋会要辑稿》)
来源:《封禅史话》(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五、现代释义延伸
在汉语词汇体系中,"青玉牒"已衍生为:
- 历史专名词:特指封禅玉牒(《中国历史大辞典》)
- 文学意象:象征天命所归的典故(如王安石"欲传青玉牒"诗句)
- 礼制文化符号:体现"玉帛祭祀"传统的核心器物
来源:《汉语典故大辞典》(商务印书馆)
网络扩展解释
“青玉牒”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结合多个来源综合解释如下:
一、基本释义
青玉牒(拼音:qīng yù dié)指神仙的名籍,即记录神仙身份或名录的册籍。该词带有道教文化色彩,常用于描述与仙界相关的意象。
二、出处与用法
-
文学引用
唐代诗人张籍在《送徐先生归蜀》中写道:“唯持青玉牒,独立碧鸡峰。”此处以“青玉牒”暗喻修道者持有的仙籍,烘托超脱凡尘的意境。
-
象征意义
“青玉”象征高洁、神圣,“牒”为文书或名册,组合后多用于诗词或宗教语境,表达对仙界的向往或修道者的身份。
三、延伸说明
- 文化背景:古代道教文献中常以玉、金等材质象征仙界器物,“青玉牒”可能与道教“玉册”“金简”等概念类似,属于宗教仪式或神话传说中的符号化物品。
- 现代应用:该词在现代汉语中极少使用,主要见于古典文学研究或古籍注释。
若需进一步探究具体诗句背景或道教文化关联,可参考《全唐诗》或道教典籍相关解析。
别人正在浏览...
阿多白首不渝报站卑洼奔绌本底子碧海歠菽饮水出岫出御搭乘大成殿大刀阔斧东拉西扯洞下荰衡封内负重含汙高粱鬲并耕获絙级官爵絓丝股肱之力焕然一新灰酒缄脣将顺解醒晋贤风继绍九婴骏发诳耀宽厚苦调利快灵苗流徙缦缯楙盛闹装带袍鞾批鳞屏匿青茎认军旗入内洒绣山斗社交圣泉身星视丹如绿踏肩桃雀围坐五月披裘仙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