檠木的意思、檠木的详细解释
檠木的解释
杉的别名。
词语分解
- 檠的解释 檠 í 灯架,烛台:灯檠。 借指灯:孤檠。 矫正弓弩的器具。 笔画数:; 部首:木; 笔顺编号:
- 木的解释 木 ù 树类植物的通称:树木。乔木。灌木。木石(树木和石头,喻没有知觉和情感的东西)。缘木求鱼。 木料、木制品:木材。木器。木刻。木匠。木已成舟。 棺材:棺木。 质朴:木讷(朴实迟钝)。 呆笨:木鸡。
专业解析
檠木是汉语中一个古雅且具多重含义的名词,主要可从以下角度解析其词义:
一、字义本源(矫正器具)
“檠”本义指矫正弓弩的器具。《说文解字·木部》载:“檠,榜也……弛弓防损伤,以竹若木缚于里”,即用竹木制成的工具,用于固定未使用的弓弩,防止变形。此义引申为“矫正”,如《荀子·性恶》中“枸木必将待檃栝、烝矫然后直”的“檃”即“檠”的异体,喻指规范行为来源:《说文解字注》。
二、植物指代(卫矛别称)
“檠木”在植物学中特指卫矛科植物卫矛(Euonymus alatus),又称“鬼箭羽”。其特征包括:
- 形态:落叶灌木,枝具2–4列木栓质阔翅,形似箭羽来源:《中国植物志》。
- 药用:其带翅枝条入药称“鬼箭羽”,可破血通经、解毒消肿,见于《本草纲目》记载来源:《本草纲目·木部》。
- 名称关联:因木质坚韧,古人或借“檠”(矫正器具)喻其刚直特性,后渐成专称。
三、引申与文学意象
在诗文中,“檠木”可象征:
- 刚正不阿:如苏轼“虽无檠栝勉自持”以木喻人,强调自我约束来源:《苏轼诗集》。
- 自然意趣:卫矛秋叶红艳,枝翅奇特,成为园林观赏植物,见载于《花镜》等园艺文献来源:《花镜·灌木类》。
参考文献
- 许慎(汉)撰,段玉裁(清)注. 《说文解字注》.
- 李时珍(明). 《本草纲目》.
- 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 《中国植物志》.
- 苏轼(宋). 《苏轼诗集》.
- 陈淏子(清). 《花镜》.
网络扩展解释
“檠木”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如下:
基本解释
“檠木”指杉树的别名。这一名称在古代文献或特定语境中使用,属于较为少见的植物别称。
发音与字形
- 拼音:读作qíng mù(标注为“qíng mù”,标注为“qínɡ mù”,两者发音相近,可能存在方言或历史音变差异)。
- 字形:由“檠”(木制器具,如矫正弓弩的器具)和“木”组成,可能与杉木的用途或形态相关。
相关说明
杉树是常见的高大乔木,木质轻软且耐腐蚀,广泛用于建筑、家具等。古代对植物的命名常基于其特征或用途,“檠木”这一别称可能反映了杉木在特定场景中的应用(如制作器具)。
若需进一步了解杉树的植物学特征或历史文献中的记载,建议查阅《本草纲目》等古籍或植物学资料。
别人正在浏览...
才识过人乘快诚令尘宵谌训冲薄宠遇待月西厢大拇指头单外打鸭惊鸳点比掉换跌失艓子低面地堑对虾房地产业更点钩剔衮舄画具虎略浑身上下鸡毛房饥焰中烧集装箱骏驭坎懔快速牢拉练功粮涂敛怨求媚烈景领事丽土笼驾冒涉南诏画卷女中豪杰平津阁情虑牷牲人贫智短戎马柔懦软靠丧失殆尽山隅水狐顺俯绥聚天理昭彰天龙八部团纱屠劋韦弦相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