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大勇的意思、大勇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大勇的解释

(1).谓超乎寻常的勇敢。《孟子·公孙丑上》:“子好勇乎?吾尝闻大勇於夫子矣:自反而不缩,虽褐宽博,吾不惴焉;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周书·贺拔胜传》:“诸将对敌神色皆动;惟 贺拔公 临阵如平常,真大勇也。” 清 黄遵宪 《锡兰岛卧佛》诗:“惟佛具大勇,自弃铜轮王。” ********* 《信箱·引起研究的兴趣》:“由大智中产生大勇……才是最坚毅的大勇。”

(2).极为勇敢的人。《吕氏春秋·孟春》:“大匠不斵,大庖不豆,大勇不鬭,大兵不寇。”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大勇”一词的详细解释如下:

一、基本含义

  1. 核心定义
    “大勇”指超乎寻常的勇敢,强调在重大挑战或危险面前表现出的无畏精神。例如《孟子·公孙丑上》提到:“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即自我反省后若合乎道义,即使面对千万人阻拦也勇往直前。
    另一层含义指极为勇敢的人,如《吕氏春秋》中“大勇不斗”,形容真正的勇者不轻易争斗。

  2. 与普通“勇”的区别
    普通勇敢可能仅指胆量,而“大勇”更强调智慧与勇气的结合。如《周书·贺拔胜传》记载,贺拔胜临阵神色如常,被赞为“真大勇也”,体现冷静与果敢的并重。


二、文化内涵与用例

  1. 儒家思想中的“大勇”
    孟子认为“大勇”需以道义为根基,通过自我反思(“自反”)判断行动是否正当,而非盲目逞强。

  2. 经典案例

    • 周处除三害:传说周处改过自新、为民除害,被视为“大勇”的典范。
    • 历史人物:如北朝名将贺拔胜临危不惧,展现大勇风范。

三、现代应用

如需进一步了解古典文献原文或相关成语(如“大智大勇”),可参考《孟子》《吕氏春秋》等典籍。

网络扩展解释二

大勇: 大勇是一个表达勇敢、勇敢无畏的词汇。它由两个部首组成,一个是“大”部,表示大小、伟大的意思;另一个是“勇”部,表示勇敢、勇猛的意思。在汉字拆分的笔画中,“大”部包含三个笔画而“勇”部则包含了七个笔画。 这个词的来源比较古老,可以追溯到古代汉字的起源。在古时候的汉字书写中,大勇的写法与现代稍有不同,采用的是更为繁体的形式。然而,这种繁体字形则不再常用,现代汉字书写更多地采用简化字形。 以下是对大勇这个词的一些例句: 1. 他表现出了大勇,毫不畏惧地冲向了危险区域。 2. 他是个大勇的战士,在战场上永不退缩。 3. 面对生活的困难,我们要有大勇,勇往直前。 大勇可以与其他词汇组合成新词,例如大勇无敌、大勇者等。它的近义词包括勇猛、英勇,反义词则可以是懦弱、胆小。 希望以上内容能对你有所帮助!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