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磬口的意思、磬口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磬口的解释

见“ 磬口梅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磬口,汉语词汇,具有以下两层核心含义:

一、本义指古代乐器"磬"的吹奏口

释义:

"磬"是中国古代石制打击乐器,形如曲尺。"磬口"特指磬体顶部供悬挂或吹奏的孔洞,是乐器发声的关键部位。

文献依据:

  1. 《周礼·考工记》:"磬氏为磬,倨句一矩有半,其博为一,股为二,鼓为三"(描述磬的形制,含磬口位置)。
  2. 《说文解字》释"磬":"乐石也,从石、殸,象悬虡之形",间接说明磬口与悬挂功能相关。

二、引申为梅花品种名

释义:

宋代起,"磬口梅"成为蜡梅的著名品种,因花朵半开时状如磬口而得名。其花瓣圆润内敛,色泽金黄,香气浓郁,被视为蜡梅上品。

植物学特征:

三、文学意象中的运用

古典诗词常以"磬口"喻梅花之雅致,如:


参考资料:

  1. 李学勤《周礼注疏》(北京大学出版社)
  2. 许慎《说文解字》(中华书局点校本)
  3. 范成大《梅谱》(广陵书社《范成大笔记六种》)
  4. 王世懋《学圃杂疏》(《四库全书》子部)
  5. 陈俊愉《中国梅花品种图志》(中国林业出版社)

网络扩展解释

“磬口”一词主要有以下两种解释,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

一、植物学含义(主要用法)

指腊梅的一个品种,学名 Chimonanthus praecox,具有以下特征:

  1. 形态:花瓣较圆,深黄色,花心呈紫色,香气浓郁,因花色得名“檀香梅”。
  2. 名称由来:因花朵半开时形似古代乐器“磬”的开口,故称“磬口梅”。宋代范成大《范村梅谱》记载:“虽盛开,花常半含,名磬口梅,言似僧磬之口也”。
  3. 分布与用途:原产中国山东、江苏等地,花期11月至次年3月,是重要的园林观赏植物。

二、文学比喻(引申义)

在成语中,“磬口”比喻文章或言辞的开头精彩动人,如同磬声般清亮引人入胜。但此用法较为少见,需结合具体语境判断。


注:植物学解释为主要含义,且权威来源均指向腊梅品种;文学比喻仅见于个别词典(如),使用频率较低。

别人正在浏览...

安穆宝鸭残坏驰牋蠢戾淬磨荡检逾闲俷德飞沿走壁逢门子改废贵伙归林还假混茫脚扣金石丝竹击搒救恤举最开口椒烂妙辣味累教不改乐陶陶临终龙墀龙夜轮当面对逻舍滤水罗霾风卖俏行奸慢慢漫谈昵宴欧碧抨章倩朗祈年权家羣枉润色山鸡椒膻乡生运庶生淑真私眷梭鱼颱風田野无地可容无为谓无烟钢衔竿祥火仙人衣亵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