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条支的意思、条支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条支的解释

亦作“ 条枝 ”。1.古 西域 国名。约在今 伊拉克 境内。《史记·大宛列传》:“ 条枝 ,在 安息 西数千里,临 西海 。”《汉书·西域传上·安息国》:“﹝ 安息 ﹞北与 康居 、东与 乌弋山离 、西与 条支 接。”《魏书·西域传·波斯》:“ 波斯国 ,都 宿利城 ,在 忸密 西,古 条支国 也。”

(2). 唐 代西域地名。在今 苏联 吉尔吉斯 和 ********* 一带。 唐 设 条枝 都督府。 唐 李白 《战城南》诗:“洗兵 条支 海上波,放马 天山 雪中草。”《旧唐书·地理志三》:“ 条枝都督府 於 訶达罗支国 所治 伏宝瑟颠城 置,以其王领之。仍於其部分置八州。”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条支”是中国古代史籍中对西亚地区一个古国的称谓,其具体所指因时代和文献记载有所差异,但核心指向古代两河流域及波斯湾周边区域。以下是基于权威文献和学术研究的详细解释:


一、核心释义

条支(Tiáozhī)

是汉代及以前中国史书对西亚地区一个古国或地域的称呼,大致位于今伊拉克、伊朗西南部至波斯湾沿岸一带。该词首见于司马迁《史记》,后为班固《汉书》沿用,是古代中国对遥远西方地理认知的重要标志。


二、地理范围与历史背景

  1. 汉代文献定位

    《汉书·西域传上》明确记载:“条支国,在安息西,临西海(波斯湾)。” 其位置在安息帝国(帕提亚王朝)以西,靠近波斯湾,属塞琉古帝国或受其影响的城邦地区 。

    学者余太山在《塞种史研究》中指出,汉代“条支”主要指塞琉古王朝统治下的美索不达米亚地区(今伊拉克)。

  2. 唐代认知演变

    唐代杜佑《通典·边防典》将条支与阿拉伯帝国(大食)关联,反映随丝绸之路交流深入,中国对西亚的认识逐渐更新 。


三、词源与学术考据


四、现代词典释义

《辞海》(第七版)定义:

条支:古西域国名、地名。据《汉书》记载,在安息以西,临西海(波斯湾)。故地约在今伊拉克境内。唐代以后改称大食。


参考文献

  1. 班固《汉书·西域传上》,中华书局点校本。
  2. 余太山《塞种史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3. 杜佑《通典·边防典》,中华书局影印本。
  4. 岑仲勉《汉书西域传地理校释》,中华书局。
  5. 《辞海》第七版,上海辞书出版社。

(注:古籍原文可查阅“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等权威数据库;现代著作需参考正式出版物。)

网络扩展解释

“条支”是一个具有多重含义的历史词汇,主要涉及古代西域地理名称,具体解释如下:

一、古代西域国名

  1. 地理位置
    根据《史记》《汉书》等记载,“条支”(亦作“条枝”)是汉代西域古国名,位于安息国(今伊朗地区)以西,临近西海(可能指波斯湾或地中海)。其疆域大致在今伊拉克境内,属两河流域一带。

  2. 历史记载
    《史记·大宛列传》提到:“条枝在安息西数千里,临西海”,《汉书·西域传》进一步描述其与安息、康居等国的相邻关系。


二、唐代西域地名

  1. 行政设置
    唐代在吉尔吉斯和哈萨克一带设立“条枝都督府”,作为管理西域的行政机构。李白《战城南》中“洗兵条支海上波”即指此区域。

  2. 现代对应
    该地名大致对应今中亚的吉尔吉斯斯坦和哈萨克斯坦南部地区。


三、其他释义(较少见)

部分现代词典提到“条支”可引申为“事物的支柱或基础”,但此用法缺乏古籍支持,可能为现代衍生义,需谨慎使用。


总结
“条支”主要指汉代西域古国及唐代中亚行政区,其核心含义与古代丝绸之路的地理、政治密切相关。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史记》《汉书》等原始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晻忽闇化梆子头必修课拨理愁泣辞学窜匿翠赮当甚道边德馨东坡肉乏力偾升浮户刚猛广席刿目鉥心龟子汉武托孤黑间花青素胡嚼简书简验节财解事嵥峙极致絶艺军余柯半困没长猎物柳士师李香君立义赔偿篷布蓬首啓陈齐家治国秦妃屈矫僧楼深泓水嫩鼠舞树桩四称私为松帐孙悟空淘坏淘声斗气贴户鼍风鱼望候下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