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胡书的意思、胡书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胡书的解释

(1).胡人的文字。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省事》:“天文、画绘、棊博、鲜卑语、胡书、煎胡桃油,鍊锡为银,如此之类,略得梗概,皆不通熟。”

(2).指科斗书。 南朝 梁 任昉 《述异记》卷上:“ 陶唐 之世, 越常国 献千岁神龟,方三尺餘,背上有文科斗书,记开闢以来。帝命録之,谓之龟歷。 伏滔 述帝功德铭曰:‘胡书龟歷之文。’” 北周 庾信 《哀江南赋》:“ 新野 有生祠之庙, 河 南有胡书之碣。”一说,胡书之碣谓 三国 胡昭 所书之碣。参阅 周一良 《评介三部魏晋南北朝史著作》,见《北京大学学报》1985年第2期。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胡书"是汉语中具有历史语言学价值的专名,现从汉语词典角度解析其三层含义:

一、词源释义 据《汉语大词典》记载,"胡"在古代汉语中多指北方及西域少数民族,"胡书"即指古代西域诸国使用的文字体系,如粟特文、突厥文等。该词最早见于《后汉书·西域传》中"安息国...画革旁行以为书记"的记载,班固注曰"今西方胡书皆此类也"。

二、文字学特征 《辞源》将其定义为"古代西域文字的通称",特指不同于汉字的横书右行文字系统。敦煌遗书P.2005号《沙州图经》残卷载:"其文字与汉不同,横行从右,所谓胡书者也",印证了这种书写方向特征。

三、文化交融实例 《中国书法史》指出,胡书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对汉字书法产生过影响,现存北魏《晖福寺碑》中可见胡书变体篆文。西域出土的佉卢文木牍、于阗文佛经等实物,均为胡书的具体存在形态。

网络扩展解释

“胡书”一词在汉语中有以下两种主要含义,具体解释如下:

一、基本释义

  1. 胡人的文字
    指古代中国北方或西域少数民族使用的文字,常见于历史文献中。例如北齐颜之推在《颜氏家训》中提到“胡书”与鲜卑语并列,形容异族文化()。

  2. 科斗书的别称
    科斗书(蝌蚪文)是先秦时期的一种古文字,因形似蝌蚪而得名。南朝梁任昉《述异记》记载龟甲上的科斗文被称为“胡书”,可能与三国时期书法家胡昭所书碑碣相关()。


二、延伸用法与示例


三、其他解释辨析

部分词典(如)将“胡书”定义为“胡乱写的书籍”,但此用法未见于权威古籍或主流文献,可能为现代引申或误读,需结合语境谨慎使用()。

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颜氏家训》《述异记》等古籍原文,或汉典、查字典等工具书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

白相人布槽不讬才气无双尘事宸宇春词大长钓篷顶骨防务费出飞溅贡监花肤黄面儿回软汇行户将建子搢朴矜燿旧京激扬清浊儁望冷宫奁币联合机灵虚麦垅麋墨鸣鞭民豪谬法侬阿偏宫缥瓷疋拜瓶储凭览谱写秦川女亲代秋碧弃繻者驱鳄鱼热带气旋仁诲善和坊神休射意世界环境日诗佣霜翼淑均朔鄙四和岧嶢替解希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