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涂饰青漆的楼阁。形容其豪华。 南朝 梁 江淹 《杂体诗·效曹植<赠友>》:“朝与佳人期,日夕望青阁。” 唐 李峤 《春日侍宴幸芙蓉园应制》诗:“烟气笼青阁,流文荡画桥。” 明 袁宏道 《古荆篇》:“丹楼绣幌巢飞燕,青阁文窗起睡鸦。”
(2).指朝堂;朝廷。《文选·谢朓<酬王晋安>诗》:“拂雾朝青阁,日旰坐彤闈。” 李周翰 注:“青阁,朝堂也。” 南朝 梁 沉约 《为柳世隆让封公表》:“是故俛容青阁,愿还慈於裂壤;窃步丹墀,希收宠於开赋。” 唐 韩翃 《别氾水县尉》诗:“花间赐食近丹墀,烟里挥毫对青阁。”
(3).指道观。 唐 储光羲 《昭圣观》诗:“数日朝青阁,彩云犹在门。”
“青阁”一词在古汉语中主要有以下三层含义,结合文献例证解释如下:
涂饰青漆的楼阁(形容建筑豪华)
该含义最早见于南朝梁江淹《杂体诗》中的“日夕望青阁”,唐代李峤用“烟气笼青阁”描绘芙蓉园的华美楼阁,明代袁宏道在《古荆篇》中以“青阁文窗”形容建筑的精致。青漆在古代属贵重涂料,常用于宫廷或富贵人家建筑。
代指朝廷或朝堂
《文选·谢朓<酬王晋安>诗》注释中将“青阁”明确解释为朝堂,唐代韩翃诗句“挥毫对青阁”暗指在朝廷处理政务的场景。这种借代手法通过建筑色彩(青为东方正色)象征政治权力中心。
道教场所(道观)
唐代储光羲《昭圣观》用“朝青阁”描写道观活动,反映了道教崇尚青色的传统(如“青词”等宗教文书)。此用法多出现在与道教相关的文学作品中。
使用提示:需结合具体语境判断词义——描写建筑时多取第一义,涉及君臣政务取第二义,宗教场景则用第三义。该词现代已罕用,主要见于古典文献研究。
《青阁》是一个汉字词语,其意思是指位于庭院中的建筑物,通常用于供人居住或用于举行文化活动。
根据《康熙字典》,《青阁》的部首是「阜」,拆分成「阜」和「口」两个部分。它的总笔画数为12。
《青阁》一词最早出现在《全唐文·元稹》中,用以描绘建筑物的形象。后来,《全唐诗》中的诗人们也频繁使用这个词来形容庭院中的房屋。
「青閣」是《青阁》的繁体字写法。
根据古代《说文解字》中的记载,「青阁」的古时汉字写法为「頃相五」。
1. 整个庭院被青阁所围绕,显得格外宁静。
2. 青阁内举行了一场精彩的文艺演出,吸引了许多观众。
青阁门、青阁楼、青阁诗、青阁挂图
青楼、青楼别院、青蓝楼
红楼、红阁、红蓝楼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