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比喻群雄互相争斗。 元 金仁杰 《追韩信》第四折:“再休夸 桀 紂 起刀兵,谩説 吴 越 相吞併,也不似这一场虎鬭龙争。” 元 杨梓 《豫让吞炭》第二折:“我想那 晋阳 城下千寻水,便是 智伯 胸中百万兵,虎鬭龙争。”《儒林外史》第四二回:“虎鬭龙争,又见战征之事。”
“虎斗龙争”是一个汉语成语,以下为详细解释:
“桂林杏苑,空成魂梦之游;虎斗龙争,又见战征之事。” ——《儒林外史》。
该成语通过象征性意象,生动展现了斗争的激烈性,兼具文学表现力和现实适用性。
《虎斗龙争》是一个成语,意为猛虎与巨龙争斗。这个成语常用来比喻两个势均力敌或实力相当的强者相互竞争、争斗或对抗。
拆分部首和笔画:
虎(虍部,6画)+ 斗(斗部,4画)+ 龙(龙部,16画)+ 争(云部,6画)
来源:
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明代戏曲《聚宝盆》中,“虎斗”和“龙争”单独使用具有不同的意义,后来合在一起形成了如今的成语。在现代汉语中,这个成语被广泛应用于文学作品和口语之中。
繁体:
繁体字为「虎鬥龍爭」。
古时候汉字写法:
古代汉字写法为「虎鬥龍爭」,在简化字正式推行之前,这是成语的常见写法。
例句:
1. 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上,各大企业虎斗龙争地争夺市场份额。
2. 这两个顶级选手的对决真是虎斗龙争,不分上下。
组词:
1. 虎背熊腰
2. 龙腾虎跃
3. 斗志昂扬
近义词:
1. 勇者争锋
2. 强中自有强中手
3. 力量相当
反义词:
1. 望洋兴叹
2. 弱不禁风
3. 虎落平阳被犬欺
白璧无瑕悲怀比耦不白之冤长规常位骣马陈力抽查牀垂淳深出堂差麤物钓鈎调救地祇坛兑隅方言矩行公牍公士孤行己意汉帝台浩居豪擅胡鹿忽芒护院家伙座儿间不容瞬胶漆契基地纪限仪计帐两当铠嫽俏鸾舞沦晦陆盐陆业绿叶成荫牧地纳污藏秽骑衡企立穷理尽性铨补圣知时讳轼蛙枢曹説兵机天瞩条冰桶盘推算土温忘服消场小轴西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