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指仅有一臂。《山海经·大荒西经》“奇左,是无右臂” 晋 郭璞 注:“即奇肱也。”
(2).神话传说中的国名。《山海经·海外西经》:“ 奇肱之国 在其北,其人一臂三目,有阴有阳,乘文马。” 郭璞 注:“其人善为机巧,以取百禽;能作飞车,从风远行。”《淮南子·氾论训》:“ 大夏 、 北户 、 奇肱 、 脩股 之民,是非各异,习俗相反。” 清 赵翼 《杨舍城北登望海楼》诗:“ 方壶 员嶠 仙往来, 奇肱 飞车不粘浪。”
“奇肱”一词的解释需根据发音和语境区分两种主要含义:
读音为jī gōng时(见于《山海经》等典籍):
读音为qí gōng时(见于部分现代词典):
注意:古代文献中多以第一种解释为主,第二种可能是现代语境下的引申用法。建议结合具体文献或语境选择释义。若需深入考据,可参考《山海经》原文及郭璞注。
《奇肱》是一个汉语词汇,用来形容人的臂膀或手臂特别出众、非凡。它通常指一个人的臂力、手臂的强壮以及身体的力量。
《奇肱》的部首是「⺕」(手),左边组成部分是「奇」,右边是「肱」。
它总共由11画组成:「奇」是5画,「肱」是6画。
《奇肱》最初由古代汉字组成。它的繁体字为「奇肱」,没有太多变化。
在古时候,「奇肱」的汉字写法并没有太大差异。古代的字体可能有些许不同,但整体的结构和构造仍保持一致。
1. 他锻炼的成果显而易见,他的双臂如同奇肱一般,充满力量。
2. 功夫大师的奇肱之力可以轻松地打碎石块。
组词:奇才、肱骨、奇峰。
近义词:奇强、非凡之臂、神勇之力。
反义词:平凡之臂、弱肤寒骨。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