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所有诸侯封国。后引申为天下,全国。《书·尧典》:“协和万邦,黎民於变时雍。”《诗·大雅·文王》:“仪刑 文王 ,万邦作孚。” 郑玄 笺:“仪法 文王 之事,则天下咸信而顺之。” 三国 魏 曹植 《上责躬应诏诗表》:“君临万邦,万邦既化。” 唐 白居易 《贺雨》诗:“遂下罪己詔,殷勤告万邦。” 明 张居正 《恭励圣学诗》:“元后辅万邦,绥猷良不易。” 刘师培 《古书疑义举例补·虚数不可实指之例》:“古代邦国狭小, 虞 夏 之交,计有万国,而后世遂有万邦之语。”
(2).泛指众多的国家。 郭沫若 《新华颂·毛6*泽6*东的旗帜迎风飘扬》:“我们反抗侵略,睦邻万邦,要保卫世界和平,必须有力量。”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万邦汉语 快速查询。
“万邦”是一个具有历史渊源的中文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方面详细解析:
原义
指周代分封的所有诸侯国,后引申为天下或全国。例如《尚书·尧典》记载“协和万邦”,强调通过治理使各诸侯国和谐共处。
引申义
泛指众多国家或国际范围,常用于描述广泛的地域或国际关系,如郭沫若诗句“睦邻万邦”即表达与各国友好往来。
如需进一步探究,可参考《尚书》《诗经》等古籍,或现代文献中对传统文化概念的阐释。
《万邦》一词可以指代全世界的国家或民族。
《万邦》一词由“言”和“方”两个部首组成,分别有5和9个笔画。
《万邦》一词源自于古代汉语,多在文献中用以形容很多的国家或民族。
《万邦》的繁体字为「萬邦」。
古时候,《万邦》的汉字写法多为「萬邦」。
1. 《万邦》齐聚在这个会议上,讨论和平与发展的问题。
2. 他是一个善于交际的领袖,可以与《万邦》建立良好的关系。
万国、万民、万族、万种
万国、百邦、各国、各民族、各族群
孤立、孤独、闭关、封闭、独立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