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峻陡直。 宋 吕祖谦 《卧游录》:“《巩氏耳目志》:海山微茫而隐见,江山严厉而峭卓。”
“峭卓”是一个汉语词语,其含义可以从以下方面综合解释:
峭卓(拼音:qiào zhuó)形容高峻陡直的地势或事物状态,常用于描述山势、地形等险峻的景观。
两字组合后,词义叠加,强调事物既高耸又陡峭的特性。
最早见于宋代吕祖谦的《卧游录》:“《巩氏耳目志》:海山微茫而隐见,江山严厉而峭卓。”
此句通过“微茫”“严厉”与“峭卓”的对比,描绘出山海景观的险峻与壮阔。
多用于文学或书面语中,例如:
若需更详细的近反义词或用法拓展,可参考《汉语大词典》或沪江在线词典等权威来源。
峭卓,这个词在汉语中表示高耸、险峻、突出的意思。它形容的是山峰或物体的形状急剧上升或矗立的状态。
峭卓由“山”和“卓”两个部首组成。其中,“山”是形声部首,表明与山相关;“卓”是意符部首,表明该字的意义与“突出”相关。
峭卓的总笔画数为14划。
峭卓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字,形态演变至今。在繁体字中,峭卓的写法为「嶠」。
在古时候的汉字写法中,峭卓的形状可能与现代有所不同。然而,这种差异并不会影响其基本含义和用法。
1. 远处的山峰峭卓地耸立在天空中。
2. 峭卓的岩壁上有各种形状奇特的植物。
以下是一些与峭卓相关的组词:
- 峭壁: 形容陡峭的山坡或悬崖峭壁。
- 峻峭: 形容山势高耸险峻,形状突出。
- 峰峭: 形容山峰高耸,形状险峻。
- 险峻: 形容山势陡峭、高耸,形状急剧上升。
- 雄伟: 形容山势雄壮、壮丽,高大而威严。
- 平坦: 形容地势平缓,没有高耸突出的地形。
- 平庸: 形容平凡、常见,缺乏突出或卓越之处。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