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霜简的意思、霜简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霜简的解释

(1).古代御史弹劾大臣的奏章。《北齐书·孙腾高隆之等传论》:“赖 世宗 入辅,责以骄纵,厚遇 崔暹 ,奋其霜简,不然则君子属厌;岂易间焉。” 隋 江总 《诒孔中丞奂》诗:“故人名宦高,霜简肃权豪。” 宋 赵磻老 《醉蓬莱·寿叶枢密》词:“晚上文墀,载严霜简,便云龙交际。”

(2).竹笏。 唐 冯翊 《桂苑丛谈·客饮甘露寺》:“南行一人朱衣霜简,清瘦多髯。” 后蜀 鹿虔扆 《女冠子》词:“露浓霜简湿,风紧羽衣偏,欲留难得住,却归天。”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霜简是汉语中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古典词汇,其释义可从以下三个层面展开:


一、本义与字源解析

霜简由“霜”与“简”复合而成:


二、历史语境中的引申义

在历代文献中,“霜简”被赋予三层核心含义:

  1. 弹劾奏章

    指御史行使监察权时撰写的劾奏文书,因其秉公执法、锋芒如霜而得名。

    《北堂书钞·卷六十二》引《魏台访议》:“御史职主弹劾,故称霜简。”

    来源:唐·虞世南《北堂书钞》,中华书局影印本。

  2. 御史代称

    借指执掌弹劾之权的监察官员,凸显其职责的刚直不阿。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奏启》:“霜简上闻,宸躬载肃。”

    来源:范文澜《文心雕龙注》,人民文学出版社。

  3. 清廉刚正的象征

    引申为高洁品格或严峻法纪的文学意象,常见于诗词。

    唐·李白《赠韦秘书子春》:“霜简映金章,玉壶悬素襟。”

    来源:《李太白全集》,中华书局点校本。


三、文化意象与权威定释

权威辞书对“霜简”的界定高度统一:


结论

“霜简”是以自然物象(霜)隐喻文书特质的典型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始终围绕监察职能的严肃性与执法者的刚直精神展开,兼具历史制度术语与道德象征的双重身份,体现了汉语“以物喻德”的独特表达传统。

网络扩展解释

“霜简”是一个具有多重含义的古代汉语词汇,具体解释需结合语境:

  1. 古代御史弹劾大臣的奏章
    指御史用于弹劾官员的正式文书,带有严肃、冷峻的象征意义。例如《北齐书》中“奋其霜简”即形容御史以严厉的奏章纠察权贵。

  2. 竹笏(古代官员上朝手持的记事板)
    因竹笏质地坚硬、表面光洁如霜,故称“霜简”。唐代文献《桂苑丛谈》提到“朱衣霜简”,即描述官员手持竹笏的形象。


补充说明:

别人正在浏览...

变号兵诛陛下不可一世惨绿朝餔澄澹处暑鹾船错指粗朴黨甲单眠凋索东声西击都踊二俊方便繁积发摘飞甍丰颊风潇雨晦汾阳宫高誉恭迎官茂红烧肉后母黄鹤醉翁缣彩监纪胶庠基极记意基质空心枯住淩飞僇力蟒服门符淇澳庆色请顺擒讨却立三头政治三元胜计神眉鬼道识力食妖岁稔题署童冠温煖相絶闲检仙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