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撮口的意思、撮口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撮口的解释

(1).即撮口呼。 清 潘耒 《类音》:“蹙唇而成声,谓之撮口。”参见“ 撮口呼 ”。

(2).聚口使成圆形。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郭秀才》:“少顷又作之,既而悟其为 郭 ,始大笑,皆撮口从学,无一能者。”

(3).犹言弄唇吻。 元 商衟 《一枝花·叹秀英》套曲:“禽唇撮口由闲可,殴面梟头甚罪过。”

(4).中医学病症名。指口唇收缩撮起,不能吮乳。多出现于初生小儿所患的脐风、惊风等病。《医宗金鉴·幼科杂病心法要诀·撮口》:“撮口:撮如囊口吮乳难,舌强唇青吐沫痰。面色赤黄胎热极,四肢厥冷命难全。”注:“撮口者,口撮如囊口也。”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撮口"是汉语语音学中的专业术语,指发音时双唇向前突出并收拢成圆形孔状的发音动作。这一概念在传统音韵学中具有两层核心释义:

  1. 发音方法角度

    指韵母四呼分类中的"撮口呼",即韵头或韵腹为[y](ü)的韵母,例如"üe"(约)、"üan"(渊)。《现代汉语词典》明确指出,该发音要求舌面前部隆起与硬腭前部接触,双唇撮成小圆孔,形成独特共鸣腔。

  2. 音韵学应用层面

    《汉语音韵学》将撮口与齐齿、合口、开口并列为传统四呼系统,其音韵特征可追溯至中古汉语的"合口细音"。明清等韵学家在《韵镜》《切韵指掌图》等文献中,通过韵图形式系统记录了这类发音的演变规律。

现代方言学研究显示,北方方言普遍保留撮口呼,如北京话"女(nǚ)";而部分南方方言(如闽南语)则存在撮口呼与齐齿呼合并现象,形成"女=你"的发音特征。文学作品如《老残游记》第十四章"撮唇吹哨"的描写,生动印证了该发音动作的生理特征。

网络扩展解释

“撮口”是一个多义词,具体含义需结合语境理解,主要包含以下四类解释:

一、语言学概念(撮口呼)

指汉语音韵学中的一种发音方式,即发音时嘴唇向前缩成圆形。例如拼音中的“ü”或“üe”等韵母的发音方式。该定义最早见于清代潘耒《类音》:“蹙唇而成声,谓之撮口。”


二、动作描述

表示聚拢口部成圆形的动作。例如清代蒲松龄《聊斋志异·郭秀才》中描述众人模仿吹口哨时“撮口从学”,即通过收缩嘴唇发出特定声音。


三、文学表达

在文学语境中可引申为用唇舌技巧表达或争论,如元代商衟《一枝花·叹秀英》提到的“禽唇撮口由闲可”,暗指通过唇舌之能进行辩驳或表演。


四、中医病症

指新生儿口唇收缩、无法吮乳的症状,常见于脐风、惊风等疾病。如《医宗金鉴》记载:“撮如囊口吮乳难,舌强唇青吐沫痰”,描述患儿口唇紧撮、无法进食的状态。


补充说明:

别人正在浏览...

挨拶悲喜交集冰碴儿兵爪搀燕超龄春去夏来春讯大禄登祇恶癖恶业防微烦厌发式風知富郑公改絃易调光赫浩浩汤汤黄菅混沄尖叫旌旐久次酒窝踞坐揽诸牢狴冷盆铃钹禄饷緑英梅毛咕没金饮羽萌牙泯合弭首陪寮屏摄扑明欠折碁枰蹊畛人列撒活森壁盛叹世权兽环手讯顺纪鞺鞑贴赔痛心五道武行小人书隙角